西直门的交通状况

如今一提及西直门,人们首先想到的并不是它的辉煌历史,而是那座饱受指责的立交桥。据记者掌握的资料显示,建成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原西直门立交桥,90年代后由于交通流量的增长远远超过了该桥的设计能力,使其成为二环路最拥堵的结点,成为制约北京城区交通改善的瓶颈。

据北京市政系统有关专家回忆,当初,有关市领导经过反复研究,最终决定1999年国庆节前作为二环、三环改建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完成西直门立交桥改扩建工程。当年9月17日,西直门立交桥主桥主路实现通车,当天的一家媒体评价说:“整个西直门立交雄伟壮观,将有利于缓解该地区长期的交通压力。”

然而,一提及西直门立交桥,大家的第一感觉就一个字:“堵!”“西直门立交桥是北京市市政建设史称得上最大的一个败笔。”北京市西城区一位政协委员评价说,“比如,立交桥高度太低,经常被撞坏。是否可以按国际标准,提高高度至4.5米或5米。何况我们城市还在建设中,经常有超高货车要通过。西直门立交桥东部的桥(二环路桥)的高度只有1.8米,实在可笑!”

近些年,“首堵”成了首都北京的代名词,而其中的“堵王”便是西直门立交桥。每天早上八九点和晚上五六点的上下班高峰期,西直门都会重复上演着堵车的壮观场面。8月10日下午,记者在西直门立交桥周围转悠了两个多小时。下午5点左右,记者发现,西直门立交桥上桥下桥的车都已经排成长龙。德胜门西大街一位修自行车的“老北京”说,“每天上下班的时候,桥上桥下都堵,没有哪一天不堵的。”

对疲惫了一天的司机而言,下班尤其难受,排着长龙的车流考验着他们的耐性。不仅如此,西直门立交桥还像迷魂阵一样考验着人们的辨别力。

一篇名为《西直门交警》的文章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着:“西直门刚改造好的时候,马师傅被派去负责那里,大伙儿都挺羡慕他,因为那是北京最气派的立交桥。可是过了仨月,局里接连接到投诉,说马师傅业务不熟练,乱指路。想去安定门的让他给指到了动物园,想去动物园的让他给指到了蓟门桥,想去蓟门桥的让他给指到了金融街。最夸张的是有一位司机哭诉说他想去八达岭长城,按马师傅说的一直走结果到了保定……”

此外,引起大家热论西直门立交桥的原因之一是,作为西直门立交桥的组成部分,西直门北立交已经成为“危桥”。西直门北立交桥桥洞只留出3米左右的通道供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记者日前在现场看到,危桥部分长达10多米,桥面和东西两侧的桥墩之间有明显的裂缝。危桥段南面的西侧桥面和桥墩错开,桥面上的护栏也已断开。在距离桥墩2米的地方还有一处长约2米的垂直裂缝。危桥段北面东西两侧也有不同程度断裂。为保证桥面安全通行,危桥段被一些钢架支撑着。

西直门立交桥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堵车”,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周边地区的发展。西直门立交桥附近某楼盘售楼处工作人员说,由于西直门立交桥“堵车”,售楼处的业务也受到一定影响,“有一栋楼至今都没有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