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女子监狱狱警陈丽华学习她的先进事迹。

福建女子监狱狱警陈丽华学习她的先进事迹。

她从警13年以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一心为民,展现了新时代优秀生产者党员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光荣的荣誉,是对陈丽华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最好诠释。先后获得“优秀纪律”、优秀公务员、福建省机关优秀党员、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福建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她的单位福建女子监狱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巾帼文明标兵岗、省级文明单位。

在“雷池”培育“麦田”

我第一次见到陈丽华的时候,她留着整齐的短发,小麦色的健康肤色,面容清秀,说话的时候眼睛亮亮的。人们很难想象,眼前这个笑容灿烂的女狱警,曾经受过生活和疾病的磨炼。

从65438到0999,陈丽华从福建警官学院毕业后进入狱警部门。十几年来,她一直奋斗在监区第一线。作为福建女子监狱的一名民警,陈丽华经常要面对各种性格怪异、脾气暴躁的女犯人。他们敏感、脆弱、多疑、情绪化。这些人有的是完全不能自理的痴呆;有的是法医精神病罪犯;更多的是对生活充满绝望,对未来失去信心的重刑犯。对李华来说,这些让人谈之色变、避之不及的“雷池”,是她工作的重点,也是她精心耕耘和保护的“麦田”。

陈丽华告诉记者,刚到女子监狱三大队的时候,觉得学习没用,尤其是中队工作环境差,任务重,风险大。当时心里不知所措,很害怕。在中队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帮助下,陈丽华虚心向老同志们学习服装制作要点、生产流程安排、产品质量控制;学习如何提高生产力,有效减少不良品;学习如何充分调动罪犯劳动改造的积极性等管理艺术。

为了掌握女犯人的思想动态,陈丽华不仅翻看罪犯档案,还与罪犯进行个别谈话,多渠道了解罪犯的真实情况。她回忆说,当时漳州的一个女服刑人员余某,因为丈夫出轨,精神失衡。她雇人杀了她,被判死刑缓期执行。那时,余的女儿刚刚出生。巨大的自责和内疚使余对生活充满了绝望。在成功将女儿托付给妹妹后,余尝试了无数自杀方法寻求解脱。陈丽华得知后,决定从余的女儿身上找突破口,解开她的心结。为了保护余的小女儿,陈丽华帮她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告诉孩子她妈妈只是在外面打工。同时,经过多方努力,陈丽华和中队长为他们开通了家庭热线,这深深地打动了于。在随后的改造中,于表现积极,她的手术和修复都不困难。她成了“车间主任”,多次获得省改造积极分子的减刑奖励。2011出狱,母女终于团聚。

祖籍厦门的少年犯刘,在与祖母的争执中被错杀,被判处无期徒刑。更不幸的是,在刘服刑期间,她的父母相继去世,这意味着刘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亲人了。刘的父亲生前曾参与其单位集资建房,但去世后其单位要求收回房产,退还集资款5万余元。因此,刘出狱后将面临无家可归。陈丽华得知后,多次往返厦门与领导协商。经过多方努力,陈立华和他的领导为刘保住了房子,让他在服刑期满后能够安居。

像这样亲自帮助女囚的例子数不胜数。在过去的13年里,陈丽华用她特有的温柔和智慧帮助女犯人改造。在被她改造过的数百名女犯中,没有一个入狱的;在她办理的600多起减刑假释案件中,无一差错;成功处置监管安全隐患150余起;使200多名女犯在教育改造下回归社会,走向新生活...

硬着头皮做家里的“顶梁柱”。

“施比受更有福”和“要谦卑”。父亲的这两句谆谆教诲,对陈丽华的一生影响很大。

陈丽华不仅是女子监狱的警察,也是一位光荣的军嫂。由于工作原因,李华的爱人基本不在家,李华结婚后一直肩负着照顾全家的重担。一边是糖尿病尿毒症的婆婆,一边是年幼的女儿。如何权衡?为了照顾生病的婆婆,李华在女儿一岁多的时候就把她送进了幼儿园。在婆婆重病期间,李华每天都要凌晨四点半起床,风雨无阻地在办公室、医院、家里跑来跑去。小女儿只能今天留在亲戚家,明天送到朋友家。“欠女儿的债真的太多了。”说起年幼懂事的女儿,陈丽华眼里含着泪。

在李华的精心护理下,婆婆逐渐好转。就在李华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命运跟她开了一个大玩笑。2009年7月,过度劳累的陈丽华被确诊为胃癌。和所有癌症患者一样,绝望、恐惧和无助像巨浪一样向她席卷而来,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她面前崩塌了。无数次怀疑医院的诊断,无数次怨恨命运的不公,无数次夜里抱着熟睡的孩子偷偷哭泣,无数次站在车水马龙的街头...但是我不能。女儿才2岁7个月,才30出头,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很多责任要履行。想到这,李华终于咬咬牙,坚持治疗。每次“化疗”都像是一场“炼狱”。

“我不想在女儿心里留下开小差的印象。希望能把自己的力量留给女儿,让她以后的成长更好更顺利。”

生命关乎忠诚,铁血铸就警察之魂。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陈立华仍然没有放弃他的工作。经过漫长而痛苦的成功化疗后,陈丽华重返工作岗位。走出面色苍白的病房,站在阳光下自由呼吸,从鬼门关回来的陈丽华更加感激。“因为化疗,我的身体变得更虚弱了。中队长和同事们的关心和爱护帮我度过了那段非常艰难的时光。在女子监狱这个大家庭里我感觉很温暖,我热爱我的工作。”

让阳光照进“黑暗”

经历过生死的陈丽华,对生命有了新的定位和理解,对生命多了一份平和和理解,对生命多了一份珍惜和包容。她将这种冷静运用到工作中,带着微笑和宽容倾听,与罪犯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鼓励他们敞开心扉,帮助罪犯重拾生活的希望和改造的信心。很多接受过她的帮助的犯人都称她为“恩人”;

“陈警官,谢谢你的帮助。你的热情和开朗的性格让我由衷地感到亲切。在我最脆弱无助的时候,你帮助了我。我会永远记得你是我的恩人。”

“陈警官,谢谢你!是你救了我和我的孩子。是你让我看到了希望。谢谢你为我做的一切。”

“陈警官,我之前给中队造成了很多麻烦。你从未看不起我们,但你也乐于分担我们的忧虑。你的热情让我感到温暖。祝好人一生平安!”

一声声感谢,一句句祝福,无不道出陈丽华的敬业。在李华看来,所有的努力和艰辛,都无法满足自己一个人把女囚送出“高墙”的满足感。“不要太大,守住自己的幸福就好,不要去想自己守不住的幸福。”这是陈丽华经常安慰女犯人的话。是的,简单,简单而尽力的活着。这不就是陈丽华一贯的人生态度吗?生活带来的磨难并没有打磨出女人的坚强。在经历了沉重的生活负担和个人生死之后,我们看到了陈丽华用乐观赶走了不幸,用热情驱散了阴霾。

“在女子监狱中,女狱警承担着孩子、妻子、母亲的角色,同时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精神压力,给她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罪犯是固定的,警察是不定的”这个说法,指的是坚守在监狱一线的警察。希望社会各界多理解他们,少一些阻力,多一些关爱。”福建省女子监狱政委沈世炎呼吁社会各界。

“如果可以,我也希望把触角伸向社区和家庭,帮助改造成功的服刑人员尽快融入社会,过上幸福的生活。”陈丽华说,她渴望通过各部门的合作和全社会的努力来帮助这个特殊群体,让他们守护自己的小幸福。

陈丽华是福建女子监狱警察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司法系统的一个缩影。作为监狱人民警察,他们大多战斗在远离城市的恶劣环境中。他们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化腐朽为神奇,在宁静的和谐与繁华中处处闪耀着他们无私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