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品:石钟山记
简介
本篇选自《东坡七集》。作者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是北宋散文家,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在我国文学史上的成就则更为杰出。《东坡七集》***一百十卷,凡《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续集》十二卷、《奏议集》十五卷、《外制集》三卷、《内制集》十卷、《应诏集》十卷***七种。本篇是苏轼游石钟山后写的一篇游记,通过对石钟山命名根据的探究,说明要想了解事物的真相,必须进行实地考察,既不可轻信别人言论,更不应主观臆断。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①,馀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空空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②;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③。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④,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⑤;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
①枹(fú):鼓槌。 ②磔(zhé)磔:禽鸟的叫声。 ③噌吰(chēnɡhónɡ):形容声音洪亮。 ④窾(kuǎn)坎:击物声;镗鞳(tānɡtà):钟鼓声。 ⑤无射(yì):钟名。
译文
《水经》上记载:“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郦道元的《水经注》以为“是山下濒临深潭,微风吹起波浪,水和岩石互相冲撞搏击,发出犹如洪钟般的声音”。人们常常怀疑这一说法。现今把钟和磬放在水中,即使是大风大浪也不会发出声响,更何况是岩石呢?到了唐朝的李渤才开始寻访这一遗址,发现了一对岩石在水潭之上,敲打着一听,水潭南边石头的声音沉重含混,北边石头的声音清脆高扬,敲鼓槌停敲之后声音仍在飘荡,余音袅袅渐渐消丧,于是他就自以为得到命名的缘故了。然而这一说法,我更为怀疑。石头能敲打出铿锵声响的,到处都是,而偏偏这石以“钟”取名,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那天,我从齐安出发,乘船去临汝,我的大儿子苏迈将要到饶州德兴县就任县尉,顺便送他到湖口县,从而得以观察到所谓“石钟”山。山上寺院里的和尚派了个孩子拿着斧子,在乱石中间挑出一两块,敲打着发出“硁硁”的响声,我自然是要发笑而不相信的了。到了夜晚正好月色晴明,就只同迈儿坐了条小船,划至石钟山峭壁下面。巨大的岩石突兀矗立足有千尺之高,宛如猛兽鬼怪,阴森森地要搏击人似的;而山峰上栖住的老鹰,听到人声也惊得飞起,“喳喳喳”地鸣叫飞入云霄上去。又有好像老人在山谷咳嗽且笑的声音的回声,有人说:“这是鹳鹤在叫哩!”我正心慌发跳想着回去,忽然有巨大的声响从水中发出,“咚咚嗡嗡”像撞钟敲鼓似的响个不停。船上的人很害怕。可是慢慢地观察一番,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缝穴,也看不出它的深浅,微波流进这些洞穴里,荡漾澎湃,才发出这声响来。小船划回到两座山峰中间,将要进入港口的地方,有座大礁石正处在水流当中,可以坐百来个人,石头中心是空的,上面有很多孔眼儿,与风吹、水流互相吞吐,发出“哐嚓当哒”的音响,和前面所说的“咚咚嗡嗡”的声音彼此呼应,宛如音乐正在演奏。我因而笑着对迈儿说:“你懂得吗?‘咚咚嗡嗡’的是周景王的‘无射编钟’啊,‘哐嚓当哒’的是魏庄子的‘歌钟’啊。古人并不愚弄我们啊!”
事物如果不耳闻目睹,而只凭臆测来判断有无,行吗?郦道元的所见所闻,大概是和我相同的,可是说得不周详;士大夫们毕竟是不会驾着小船在夜里停泊在峭壁之下的,因此不可能知道;而渔夫水手们,虽然知道而又说不出个所以然:这就是正确的解说不能流传于世的原因啊。于是见识粗浅的人竟会用斧子榔头敲敲打打来探求那缘故,还自以为探讨到了它的真相。我因此特意记述下来,算是替郦道元的简略而惋惜,并且为李渤的粗浅而发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