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小说创作的不同阶段和特点是什么?

1976年开始发表《雨》、《萨沙·武贾西奇》等系列短篇小说,开始引起关注。

80年代中期以前,以温温系列为主的作品,主要是针对个人的自我体验。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他的作品侧重于对人性和人生本质的探索,如《三恋》、《小城之恋》、《荒山之恋》、《美丽山谷之恋》等。

90年代以后,一些作品如《叔叔的故事》开始使用现实世界的原材料来虚构小说,叙事风格发生了变化。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如《长恨歌》、《浮萍》。二是对生命存在的形而上追问,如纪实与虚构、悲情太平洋、迷你等。第三,对农村生活的关注主要表现在王安忆近年的短篇小说中,如《姐妹》、《蚌埠》、《在渡口上》。

90年代影响最大的作品是她的小说《长恨歌》(1995)。它的成功在于她写了一个奇怪的女人——王启尧。王安忆用细腻、抒情、华丽的笔,一波三折地写出了一个女人40年的爱情、悲伤与痛苦、绝望与希望,悲凉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