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小说的鼻祖是谁,有哪些代表作品?
法国作家普鲁斯特。1871 10年7月出生于巴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学者,母亲是一位富有的犹太经纪人的女儿。普鲁斯特从小就患有哮喘病,一生都深受其害。1922 165438+10月8日在巴黎去世。
1882年至1889年,普鲁斯特就读于巴黎贡多利斯中学。这是一所大资产阶级子弟聚集的学校。他结交了广泛的朋友,开始进入社交圈。他结识了作家弗朗索瓦等文学名人,于是进入了圣日耳曼一个古老贵族家庭的沙龙。
在此期间,普鲁斯特开始写作并向杂志投稿。1896年,将各地发表的编年史、散文、故事汇编成第一部作品《友友逝世岁月录》出版。从1896年到1899年,他写了自传体小说《约翰·桑多伊》,直到1952年才完成,后人根据手稿整理出版。普鲁斯特年轻时热衷于出入交际场所。但他注重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磨练分析和批判能力。他后期的作品基本都是基于这一时期的经历。1900-1906年翻译介绍英国艺术评论家罗斯金的作品。罗斯金的思想对他影响很大。他认为直觉胜过对客观事实的分析。普鲁斯特的父母死于1903年至1905年。从1906开始,他不时哮喘发作,不得不闭门写作。从1908到1909,他写了一篇关于美学观点的论文,在他生前没有发表,手稿的片段直到1954才发表。本文主要是对圣博夫的文学批评方法进行反驳,认为文学作品和作者不应该有太密切的联系。在写《约翰·桑多伊》和《反驳圣·博夫》的同时,普鲁斯特开始构思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他从1906开始写作,到1913,整体布局确定,分为七个部分,有* * 15卷。1913年,第1号小说《天鹅之家》完成后,作者自费出版,反响冷淡。1919年,第二本小说《花中少女旁》由卡瑞玛出版社出版,获得贡格尔文学奖,使作者声名鹊起。1920至1921,出版第三部小说《盖尔芒特的房子》,第1、2卷;从1921到1922,第四部《所多玛与蛾摩拉》第1和2卷出版。他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在去世前完成了所有的作品。在作品的后半部分,第5部分《女囚》(1923)、第6部分《逃亡或失踪的阿尔贝蒂娜》(1925)和第7部分《往事重现》(1927),都是在作者死后发表的。
回忆过去岁月的主线(1913 ~ 1927)是一个人对自己青春的无限怀念和向往。普鲁斯特是一个富有、体弱多病而又才华横溢的年轻人,热爱书籍和绘画,经常出入巴黎的社交场合。他在一次疗养期间爱上了一个叫阿尔贝蒂娜的女孩,最初被拒绝。后来,女孩的态度变了。他更狂热地爱上了她,想娶她,把她关在家里,她却不辞而别。他到处寻找,最后得知她突然去世了。在他深感绝望的时候,他决定从事文学创作,写自己一生的喜怒哀乐。这部小说有几个不同的主题交织在一起。描绘了20世纪初(历史学家所谓的“黄金时代”)巴黎上流社会的广阔图景和众多人物。书中人物可分为三类:一是贵族,如盖尔芒特公爵和公爵夫人,坎布尔的梅尔侯爵,克诺普瓦。贵族阶级日益衰落,但普鲁斯特并没有谴责贵族。他冷静地观察着这个阶级的慢慢瓦解。其次是富裕的大资产阶级,大部分是犹太人。比如斯万,布洛克和他的儿子,韦迪兰和他的妻子。天鹅的形象有作者的影子。第三类是劳动人民。作者主要接触的是仆人。他观察到“私人仆人比公爵更有教养”。普鲁斯特擅长对人物的心理分析和描写变态的恋爱心理。
《追忆似水年华》在版面上不同于一般小说,在记忆中挖掘得更深。为了探索这个被遗忘的世界,作家的方法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情感记忆。普鲁斯特认为,只有情感记忆才能赋予人们认为已经消失的东西某种生命力。这个阶段可以称为“感知”。更重要的是用理性来检验和提炼这种记忆。二是“分析”,这样得到的印象需要反复思考,用文字记录下来,这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第三种是“表达”,通过情感记忆复活过去,用艺术和诗歌进行改造,把失落的世界带回当下。
这部小说的故事并不连贯,中间经常插入各种感情、争论、倒叙甚至题外话。结构就像一棵树,树枝交错。它没有激动人心的情节,没有进展,没有高潮,没有结局。普鲁斯特讨厌为了作品的需要而编造情节。他唯一的兴趣是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的真实。
普鲁斯特是一位风格独特的语言大师。他的句子就像一条九曲十八弯的河,弯弯曲曲,绵延不断。但有时又极其简洁、灵活、犀利、辛辣。语言生动、准确、丰富、流畅、自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给人以无尽的回味。普鲁斯特的作品改变了传统的小说观念,革新了小说的主题和写作技巧。何、亨利·詹姆斯和詹姆斯·乔伊斯开启了当代小说的新篇章,在他们的小说中,超越时空概念的潜在意识成为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