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崇祯皇帝要在沾有皇室血统的剑下杀死自己的女儿阿九公主?

崇祯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历史上的末代皇帝往往被认为是昏君(这个理解有一定道理),崇祯也不例外。但在《染有皇室血统的剑》中,他是主人公袁承志的杀父仇人,是作为主人公的对立面和复仇对象出现的,可以说是小说的反派。

在袁承志眼里,反派是这样一个形象:?袁承志看着崇祯,想到父亲舍命保家立业,却在当年被皇帝杀死。他心里很生气,很恨。当他细看杀父仇人时,只见他双颊两边凹陷,鬓角有不少白发,两眼布满红丝,神色十分憔悴。

此时,夺位的阴谋已经平定,首恶已经消灭,但崇祯的脸上只是看起来焦躁不安,没有一丝喜悦。袁承志认为他只是作为一个皇帝在受苦,他一点也不快乐。?在袁承志眼里,崇祯既不是昏君,也不是暴君,甚至也不是皇帝,更不是敌国小人,只是一个普通人,甚至有些憔悴可怜。这是一种特殊的写法,也塑造了一个特殊的皇帝形象,把皇帝当人看。一方面,袁承志特殊的眼光和特殊的观察心理是真实的。另一方面,这也正是金庸的本意,他想把崇祯写成一个人。

最值得我们讨论的是崇祯皇帝的末世。

当李自成攻破皇城时,崇祯试图杀死他的女儿长平公主阿九,结果她的右臂被切断。幸运的是,袁承志及时出现,把阿九从崇祯的剑下救了出来。袁承志大骂崇祯皇帝:?你这个残忍邪恶的坏国王,你杀了所有人,包括我的父亲和你自己的女儿。?绝大多数读者也认为崇祯不是疯了就是疯了,完全没有人性。但其实这是崇祯人性的一种体现。他杀了自己的女儿,当然也有疯狂的因素。眼见国破家亡,本来就暴躁任性的崇祯必然更加疯狂。

但这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并不是出于对女儿的爱。在杀死阿九之前,崇祯说:?孩子,你为什么会出生在我家??这句话饱含深情,寓意深刻。生在皇族,有时候未必幸福和幸运。比如现在的家族崇拜是这样的。李自成侵帝都,见大势已去。与其被乱兵羞辱,他还不如去死。崇祯想杀阿九,正是为了这个目的,杀了她,让她不受辱。当然,明朝的公主不能落到叛军手里,崇祯她自己也做好了死的准备。袁承志想杀了崇祯,为父报仇。崇祯没有反抗的意思,只是叹了口气。你做吧!?说闭眼等死,这说明崇祯是铁了心要死的,所以袁承志虽然没有杀他,但是他选择了上吊。

崇祯的自杀,可以说是刚愎自用,也可以说是显示了他最后的高贵和庄重;可以说,他死于绝望,或者说,他死于后悔。那么,他要杀死阿九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至少不会是他的残忍造成的,这其中包含了一种特殊的慈父之心。站在普通人的角度,我们可以强烈谴责崇祯;但站在王室的角度,我们不仅要谴责他,还要赞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