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求一本都市小说。男主角在银行管理一笔贷款,然后老婆出轨了。他和X的老婆,男方的老婆,是同事。

读唐晓龙的书《感恩的心》,封面赫然写着“用一颗感恩的心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引发读者的思考。

在这个浮华的社会里,各种复杂而又无限美好的诱惑无时无刻不吸引着人们善变的目光。不知不觉中,人与人之间的爱和友谊就少了。《感恩的心》这本书,远没有装帧精美,文字华丽。用简单的文字,生动详细的事例告诉我们中华传统美德在无声中的延续,也引导我们在阅读这本书时不断思考和反思。

经常在网上看到,忘记感恩是人之常情。的确,当我们偶然来到这个鲜活的世界,当我们刚刚睁开眼睛去审视这个陌生的世界,我们已经让父母和身边的亲人欣喜若狂,同时父母也开始对接下来的生活产生无尽的担忧和期待。他们担心的是我们的健康,而不是我们的人生旅途是否坎坷;他们期待的是我们第一次含糊的“爸爸妈妈”,第一次被老师表扬,第一次优秀的成绩单,以及成长过程中的许多第一次。书中一句简单的“谢谢父母的恩情”提醒我们,对父母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不要在任何场合和时间以各种苍白的理由和借口敷衍父母无时不在的关心和爱护。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有一个真实感人的例子,感动了无数中国人和我。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小女孩和重病的亲人一起努力学习。她这几年的孝心感动了她的同学、校友,感动了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的普通市民,感动了全国各地看到相关报道的无数人。那些在论坛留言簿上留言的人毫无保留地在网页上留下了他们的真实感受,并作为一个故事传递下去。这样类似的例子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肯定不止一个,但正是这个未经加工的鲜活例子,唤醒了我们感恩的心,让我们扪心自问——面对父母无私的爱,我们为什么不感恩父母!我们有什么理由忘记父母的恩情和养育之恩!我们为父母付出了多少!我们是多么关心我们的父母啊!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哲学名言,一个人只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才能更懂得尊重的意义。大学时看邓小平的纪录片,是怀着感激之情,一代伟人邓小平在七十岁高龄深情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说出这样一句话需要多么宽广的胸怀。放眼全中国,只有邓小平有资格说出这句被无数人认可的话。邓小平以其朴实务实的态度,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强大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人民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并迅速提升了他们在世界上的地位。他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尊敬,也赢得了我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他得到这些,是因为他一生都有一颗赤子之心,一直对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心怀感恩。正因为如此,他在七十岁时的讲话感动了中国亿万人民。他无愧于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无愧于伟人的称号。我们可以从邓小平身上看到,如果他不是一个永远对祖国感恩的人,他能为中国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赢得我们全民族的钦佩和世界的尊重吗?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感谢朋友的无私帮助,感谢同事的帮助,感谢上级的赏识和鼓励。的确,在分工越来越细的当今社会,个人的力量越来越微不足道。没有朋友的帮助,我们的生活举步维艰。没有领导的赏识和鼓励,我们得不到优越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发展机会,没有同事的帮助,我们就会碌碌无为,在工作中一事无成。时刻心存感激,这样我们才能心满意足地观察和珍惜身边的一切;永远心存感激,这样我们才能在平凡的日子里发现多姿多彩的生活;往往不好的感恩能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一次次应对生活中的挑战。每个人都会在启蒙教育初期学到“一滴水之恩,回报一泓喷涌的清泉”的道德教育,但在很多人的一生中,又有多少人能真心实意地说,他这一生的每时每刻都真正做到了这种道德规范呢?看完这本书,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让自己体会到生活和工作的乐趣。

书中另一个让我关注的点是,我感谢对手让我在竞争中成长。本章列举自然界与现实社会竞争的例子,其实就是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同时,读者只要稍加思考,就能理解作者的意图,认同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很多成功人士分析自己事业的成功,都是把自己奋斗中出现的竞争对手作为自己的动力之一。只有好的竞争对手,最能发现竞争对手的弱点,同时也最善于利用自己的长处,聚焦对手的短处。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竞争对手,正视竞争本身,勇敢应对竞争,才能让自己在竞争中发展进步,而感谢竞争对手的本质就是代表了一种积极的对待竞争的态度。

感恩是一种心态,它能让我们快乐地面对人生每个阶段的各种情况;感恩是一种修养,让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更多的去影响身边的人;感恩是催化剂,可以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催生更多美好的回忆;感恩是一种境界,只有真正感恩的人,才能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感恩的心,感谢你,陪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我珍惜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