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尚贤,使民不争出自哪里
“不尚贤,使民不争”意思就是不尊贤者虚名,民众就不会攀比相争。
出自春秋战国时期老子所著《道德经.第三章》。
原文如下: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白话译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
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下就不会不太平了。
扩展资料
不尚贤?使民不争?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解读?
在老子的理念中,道的本体是“无”,其所表现的是“无为”,所谓“无为”就是不强妄为,信任自然。再说,“无”作为道体而似无实有,“无为”作为道的运作法则,其所表现的是似?“无”的行为,就是顺其自然而不强妄为,不非有为。
所以老子主张“不尚贤”、“不贵难之货?“、?“不见可欲”,这样百姓就不会争权夺利,不会为得到稀有宝物而去偷窃,也不会被显耀事物东西所迷惑而引起祸乱。
当然,老子的主张并非没有针对性,在老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天下大乱,国与国之间互相征战兼并,大国称霸,小国自保,统治者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纷纷招缆贤才用以治国安邦。
当是时,处处崇尚贤才,许多学派都提出“尚贤”的主张,然而,在尚贤的旗帜下,一些富有野心的人,竟相争权夺位,抢占钱财,给社会带来了恶劣的影响,一时间,民心紊乱,盗贼四起,社会处动荡不安。针对社会上被人们推崇的“尚贤”主张的带来的负面消极影响,老子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如何治理呢?老子强调“圣人之治”的原则。“虚其心,弱其志”是说治国治民要使百姓得到心灵的净化,没有盗取利禄之心,没有争强好胜之心,“实其腹”“强其骨”,使百姓的生活得到温饱,没有争强好胜之志。
“无智”即没其有巧伪的心机和心态。“无欲”即没有贪欲的扩大,保持心灵的纯真、朴实,这样做就顺应了自然,做到了无为而治。这一章与前一章相呼应,从社会的角度,使人人都回归纯洁的、无私无欲的自然本性,这样以自然规律治理人事,天下自然可以得到治理了。?
这一章反映了老子对法时物欲泛滥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评,强调净化人们心灵,提高人们精神境界的重要性。
老子认为,物欲泛滥是因为人们失去了正常的精神世界,宁静的心灵被那些标榜贤才、贵重财物、贪图名利和可欲的行为弄糟了,破坏了,从而导致社会混乱,天下纷争的局面,所以老子提出“无为而治”。
要求统治者按“无为”的原则去做、去办事,不要乱为、妄为,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做到无私无欲,心平气和,在观念上淡化主观意志,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调动和发挥心灵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老子的“无为”思想,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有其进步的一面和合理的因素,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有其一定的自然规律,这规律不由上帝安排操纵,也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支配,而是客观的、自然的,这种观点对当时思想界存在的敬天法祖的观念和某些宗教迷信观念起到了一定的破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