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的小说《戴着小耳机》

年会结束从洪湖回来的那天,在公司同事的鼓励下,我唱了一首《成都》。真的很尴尬,忘词,跑调。

一个月前,我第一次去成都。除了和一群人吃火锅,还特别去了玉林路。当他们还在买兔头的时候,我一个人骑车去找酒馆。大概是歌词太深入人心了。直到走到玉林路的尽头,我才知道自己已经错过了他们。感觉不愿意回去,就在街上随便逛了逛,但也去了武侯祠,回到了拥挤的锦里。当时《军师联盟》正在热播,王洛雍里的诸葛孔明很破解,所以武侯祠也很热闹。

原来成都这座城市很有三国气息。

和北京一样,在我没能去之前,那是一个我向往的城市。那时候北京还叫北平。不同的是,后来我很舍不得去北京(因为赵雷的《鼓楼》挽回了一些幻想),但成都应该还会再来。

终于找到了赵雷唱歌的酒馆。那真的是一家非常小的餐厅,完全没有酒吧的气质。当时老板刚开门营业,已经在门外拍照的小姑娘们蜂拥而入,另一部手机疯狂抢购。可惜店内灯光昏暗,不太好拍。

这家店太实在了,老板特意在门前做了个告示:本店不提供乐队演出!大概是生气了,老板连民谣都不放,打开电视,还是央视新闻。几个人声嘶力竭地喊没地方坐,老板忙着也不搭理。这时候我这样的人就有优势了,我就可以随意旁听了。

坐下来自然要喝一杯。

酒难下咽,又吵,但在酒馆里看起来不伦不类。我不怀疑赵雷来的时候,这里还是静悄悄的。他在角落里唱歌,随意坐着的酒客坐下来听,然后鼓掌,然后鼓掌,然后喝酒。但那毕竟是过去了。赵雷在《歌手》舞台上的一首《成都》一夜走红,让这首我们民谣狗听了很久的歌烂在了大街上——尽管我并不认为这首歌是他最好的一首。

天知道我是怎么在酒馆里从下午呆到深夜的,带着两瓶酒,一盘花生。还有一个哥们喝酒突然哭了,朋友瘸腿安慰他。来这么小的酒吧喝个烂醉真是太贴心了。可惜他们先讲故事的时候我正带着耳机听歌。后来,一群叽叽喳喳的学生,十几个男女,进来了,把本来就拥挤的商店弄得无处安放。显然这群人不是来喝酒的。他们四处寻找座位。最后,我们几个人不得不为他们搬出房间,勉强让他们坐在两个相邻的桌子上。然后他们就拍照,开玩笑,连两桌都没点什么。我尴尬的看了看旁边的服务员。后来另一个男人,我也应该叫他大叔,进来问我旁边有没有人。我请他坐下。这家伙也不是来喝酒的,而是很有礼貌的点了一瓶。他让我给他拍张照,一定要露出pub的字样。他说女儿很喜欢赵雷,他正好在成都出差,正好别人发现了这个地方,就拍了一张照片让女儿回去。毫无疑问,这是酒馆应该有的故事。作为回报,我从叔叔那里得到了一瓶酒。

不知道同样喜欢赵雷的女儿看到爸爸特意带回来的酒馆照片会有多激动。我肯定她会说个没完。永远是温暖的画面。

成都根本不是那种温婉优雅的淑女。这里的各种噪音和我的家乡武汉不一样。很吵,但不会让你干。一个城市有辣椒的味道,但到处都是茶馆;城市讲三国,却总有可爱的熊猫摆件抢镜。行色匆匆的永远是游客,自得其乐的永远是当地居民。

关于成都,我已经说了很多遍,做了无数的打算。我想过和我爱的人一起来。可惜错过了一次又一次,最后匆匆停留了不到一天。而且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玉林路上。晚上七点,肖鹏热情地要求去他们公司楼下聚餐,但他在成都下不了车,就在夜色中走了。他路过川大,下车跑进去散步。之后吃鱼喝酒,然后打车去机场赶飞机。

这是我第一次去成都。

我觉得酒馆里的那个终究不是真正的成都。

而有一天,我可以再去成都,和你一起走在成都的大街上。我想那时我会唱几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