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游记是凯尔·波罗写的吗?我记得没有,但是老师说有。
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实际上并不是著名的凯尔·波罗(1254-1324)本人所写,而是凯尔·波罗的狱友露丝·蒂千(意大利比萨,生卒年不详),一个曾经写过小说,精通法语(普罗旺斯,法国南部方言)的人写在羊皮纸上的。公元1298年,凯尔波罗的家乡威尼斯和热那亚因为商业冲突而交战。凯尔·波罗的战舰参加了战斗,凯尔·波罗是船上的名誉指挥官。激战的结果是,热那亚获胜,凯尔·波罗沦为阶下囚,被关进热那亚监狱。为了熬过漫长的狱中岁月,凯尔·波罗将自己多年来在东方的所见所闻告诉了狱中结识的难友露丝·铁谦,后者将其记录下来,被后人称为《马可·波罗游记》(又称《马可·波罗游记》、《东方笔记》)。凯尔·波洛是13世纪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和商人。1271年,17岁的凯尔波罗(Kyle Polo)跟随父亲尼科洛(nicolo)和叔叔马特奥(都是商人和旅行家),途经中东半岛、中亚、中国新疆(其路径类似于过去的丝绸之路)。持续了四年多,吃了很多苦。经过千山万水,终于到了1278。元世祖·忽必烈非常赏识年轻聪明的凯尔·波罗,他甚至还在元朝当过官。凯尔波罗在中国游历了17年,游览了当时中国的许多古城(大多是北京、Xi、开封、南京、镇江、扬州、苏州、杭州、福州、泉州等。),到过西南的云南和东南,也出使过越南、缅甸、苏门答腊等国。直到1295才回到威尼斯,历时24个春秋。后来,凯尔·波罗出版了欧洲人写的第一本关于中国和东方的书《马可·波罗游记》,记录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经历,赞扬了中国的繁荣昌盛、工商业发达、市场熙熙攘攘、五彩缤纷而廉价的丝绸织锦、宏伟的都城、完善便捷的驿道交通、广为流通的纸币。这本书的内容让每个读过的人都着迷。该书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切向往,对文艺复兴的爆发、新航路的开辟、新大陆的发现、全球扩张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一幅早期的“世界地图”。可见其历史文化价值不言而喻。然而,凯尔·波罗是否去过中国仍有争议。还有一种可能是“凯尔波罗”不是特定的人,《马可波罗游记》是别人以他的名义写的“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