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原作

颐和园

匿名的

北京的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公园。进入古河源大门,绕过正殿,来到著名的长廊。一眼望去,绿色的柱子和红色的栏杆。这条走廊有700多米长,分为273个房间。每个房间的跨槛上有五颜六色的画,描绘人、花、景。成千上万幅画中没有两幅是相同的。

长廊的两边都种满了花和树。在这种花凋谢之前,那种花又会绽放。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吹来,让人神清气爽。走过长长的走廊,你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望去,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小楼矗立在半山腰,黄色琉璃瓦闪闪发光。那是佛阁。下面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爬万寿山,站在佛阁前往下看。颐和园的大部分景色都在你的眼底。郁郁葱葱的树木,掩映在黄绿琉璃瓦屋顶和猩红的宫墙下。就在前方,昆明湖平静如镜,碧绿如碧玉。游船和画舫缓缓滑过湖面,几乎不留痕迹。

向东望去,依稀可以看到几座古塔和城中的白塔。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被一条长长的堤岸环绕着。堤上有几座风格各异的石桥,两边种着无数的柳树。湖中心有一个岛。远远望去,岛是绿色的,宫殿的一角暴露在树丛中。

游客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岛上玩了。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孔,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狮子姿势都不一样,没有两只是一样的。

颐和园里到处都是美丽的风景。希望你有机会仔细欣赏一下。

扩展数据:

颐和园的文物收藏;

颐和园是中国清代的皇家园林,原名清漪园。位于北京西郊,距市区15公里,占地约290公顷,与圆明园相邻。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背景,以杭州西湖为基础,借鉴江南园林设计手法的大型山水园林。它也是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宫殿,被称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和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清漪园文物收藏期间,乾隆皇帝收藏了许多文学作品,商周青铜器多,唐宋元明瓷玉多,书画多。当时记录了4万多件家具,清内务府专门设立了家具清册进行归档管理。鸦片战争后,由于清朝国力的衰落,清漪园的陈设被废除,到咸丰五年(1855),居然还有37583件陈设。

咸丰十年(1860),北京西北郊包括清漪园在内的五座大型皇家园林遭到英法联军的野蛮焚毁和洗劫。据英法联军劫掠后的清点,清漪园的陈设只有530件,而且很多都是残破的。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颐和园再次遭到毁灭性破坏,园内文物遭到破坏和洗劫。

参考:百度百科-颐和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