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

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

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语在淮阴事中。

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语在项籍事中。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

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六年)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①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上曰:“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篃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②过失及诛,故□相聚谋反耳。”上乃忧曰:“为之柰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髃臣所***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故,③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髃臣,髃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④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

髃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注①集解如淳曰:“复音复。上下有道,故谓之复道。”韦昭曰:“阁道。”

注②集解徐广曰:“多作‘生平’。”

注③集解汉书音义曰:“未起时有故怨。”

注④索隐地理志县名,属广汉。什音十。正义括地志云:“雍齿城在益州什邡县南四十步。汉什邡县,汉初封雍齿为侯国。”

刘敬说高帝曰:“都关中。”上疑之。左右大臣皆山东人,多劝上都雒阳:“雒阳东有成皋,西有肴黾,倍河,向伊雒,其固亦足恃。”留侯曰:“雒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夫关中左肴函,①右陇蜀,②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③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

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④刘敬说是也。”于是高帝□日驾,西都关中。⑤

注①正义肴,二肴山也,在洛州永宁县西北二十八里。函谷关在陕州桃林县西南十二里。

注②正义陇山南连蜀之岷山,故云右陇蜀也。

注③索隐崔浩云:“苑马牧外接胡地,马生于胡,故云胡苑之利。”正义博物志云“北有胡苑之塞”。按:上郡、北地之北与胡接,可以牧养禽兽,又多致胡马,故谓胡苑之利也。

注④索隐按:此言“谓”者,皆是依凭古语。言秦有四塞之国,如金城也。

故淮南子云“虽有金城,非粟不守”。又苏秦说秦惠王云“秦地势形便,所谓天府”。是所凭也。

注⑤索隐按:周礼“二曰询国迁”,乃为大事。高祖□日西迁者,盖谓其日□定计耳,非□日遂行也。

留侯从入关。留侯性多病,□道引不食谷,①杜门不出岁余。

注①集解汉书音义曰:“服辟谷之药,而静居行气。”

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多谏争,未能得坚决者也。吕后恐,不知所为。人或谓吕后曰:“留侯善画计策,上信用之。”吕后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曰:“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留侯曰:“始上数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闲,虽臣等百余人何益。”吕泽强要曰:“为我画计。”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①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必异而问之。问之,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于是吕后令吕泽使人奉太子书,卑辞厚礼,迎此四人。四人至,客建成侯所。

注①索隐四人,四魭也,谓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按:陈留志云“园公姓庾,字宣明,居园中,因以为号。夏黄公姓崔名广,字少通,齐人,隐居夏里修道,故号曰夏黄公。角里先生,河内轵人,太伯之后,姓周名术,字符道,京师号曰霸上先生,一曰角里先生”。又孔安国秘记作“禄里”。

此皆王劭据崔氏、周氏系谱及陶元亮四八目。而为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