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轻浮的日子,高二的作文
我所在的高中是重点城市,所以每一个初踏入这所大学校的学生,得到的都是严峻的高考形式和竞争名牌大学的艰辛。整个高中生活就是在这种心态下开始的。我们陷入了毫无准备的激烈斗争,开始不情愿地掌握自己的命运。
经常被老师表扬的同学,已经完全把生活交给了忙碌。我把武侠玄幻小说翻了几十页,他们看政治课本第一章的速度慢了很多。我就是这样一边放松,一边把自己的排名从第一变成第十一,再变成第二十一。我穷到想哭,却哭不出来。
困难压住了我。17岁,正在学习成人。我开始思考现在以外的事情。为了未来,为了遥远的未来,我得付出点什么。我渴望老师给我敲响警钟,然后我就可以大展拳脚了。
我耳边最常见的声音就是老师家长讨论高考,同学憧憬大学生活,而我却无所适从。记得以前有宏伟的目标,但是随着分数的直线下降,过去的宏伟越来越混乱,直到消失。所以我扔掉了金庸和沧月,拿起了一本奇怪的像希腊语的教科书。现在的眼前目标依然是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中取得高分,这不仅代表着老师们的和悦和家长们欣慰的眼神,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补偿和鼓励。
曹雪芹这位大才子的两句诗开始流行起来:“满口荒唐事,一把苦泪。”每次印着成绩的试卷回到我手里,我都要看着那些不合逻辑的答案,怀疑自己的人生是不是完了。于是我一生气就把试卷扔到垃圾桶里,眼不见,心不烦,但一转身就紧张地扭回来,快速捡起来,小心翼翼地展开试卷,突然心疼起来。
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哭墙,耶路撒冷的一堵墙。人们经常谈论犹太人爱抚墙壁的痛苦景象。也许是我们说不出的压抑和对放纵的渴望。
有一次,一个学姐给我们介绍学习经验。她说,“我们应该有梦想。十七八岁是梦想的年纪。现在我们不做梦什么时候做梦。学生最大的资本就是以最小的代价犯最大的错误。”这些话提醒了我,是啊,等到未来再做梦,我还能忍吗?
回想当年,我年少轻狂。但是未来还是很苍白。我要梦想,我会为梦想而奋斗。在理想的大海里昂起头,扬起帆。
勇往直前。我知道,光,光就在前方,就在一箭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