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本杰明。

你有没有因为一句台词爱上一部电影?我知道。

你可以像疯狗一样对事情的发展感到愤怒,你可以发誓,诅咒父母,后悔你所做的一切,但当事情到了最后,你必须放手。这句话的翻译是,难过的时候,你可以像疯狗一样咆哮,可以怨天尤人,可以诅咒命运,可以后悔,但最后,还是要放下。当然,如果队长噎出这句话,那就更好吃了。这部电影是本杰明·巴顿奇事,也被翻译成返老还童。原作出自著名的emmmm..丈夫菲茨杰拉德。如果你仔细看电影,会发现这部电影的叙事结构和汤姆·汉克斯的《阿甘正传》很像,因为两位编剧都是埃里克·罗斯。两者的区别在于,《本杰明巴顿奇事》只获得了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提名,而后者获得了完整的奖项。没办法,阿甘正传这部电影真的太厉害了。

让我们言归正传。这部电影的导演是大卫·芬奇。导演很擅长粉碎旧时光,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拼凑出一张世界地图给观众看。溶解在茫茫江水中的故事氛围会拉很久,有点左岸派的味道。男女主角是布拉德·皮特和凯特·布兰切特饰演的本杰明·巴顿,作者还是喜欢他们敲cp。果然,影片上映两年后,双方以夫妻身份出现在巴别塔。故事是这样的,本杰明生下来就像一个老人,快死了,关节炎和老人一样严重。被亲生父亲扔进养老院后,随着养老院老人的离开,他慢慢的向后成长,然后他遇到了两个无辜的雏菊。每天都有人离开养老院,每天都有人搬进来。本杰明开始在新奥尔良的一艘渔船上工作,期间他遇到了无数人生中的第一次——他的初夜,他和生父的第一次喝酒,他的初恋,他的已婚妻子。我甚至第一次参加了战争,第一次想和心爱的人说再见。后来继承了生父遗产的本杰明开始和黛西一起生活,但认为黛西无法照顾自己的两个孩子,离开了怀孕的黛西。最终退化成婴儿的本雅明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死在了爱人的怀里。

在本·斯蒂勒的《梦想家》中,我曾经嘲讽过这个情节,至少我不认为这是致敬。显然,大卫·芬奇并没有按照时间线来讲述故事。如果有很多独特的蒙太奇手法呢?没有爱森斯坦或普多夫金这种东西。这只是一个简单的非线性故事,没有任何疑问。更像是窗外吹过麦田的风,随风告诉白色幕布下的观众。但就个人而言,它可能是大卫·芬奇最伟大的作品,不亚于《七死一生》、《战斗与颤抖》。讲这样的故事,特效必不可少,但也没有《普罗米修斯》那么离谱,很像《美国队长》,把一个成熟的身体塞进一个弱小的形象。再比如《阿甘正传》,主角被置于历史长河的一角,任其漂流。线索一个接一个的贯穿整部电影,电影开头新奥尔良的风暴,船长和生父死的时候的旁白,不可能出现在海洋里的蜂鸟,被挂上摘下来的时钟,黛西那双柔弱的眼睛。晚安,本杰明,从头到尾。

这部出自菲茨杰拉德之手的作品,很难想象它起初只是菲茨杰拉德写的一个短篇,但可想而知,菲茨杰拉德在《午夜巴黎》中扮演得像汤姆·希德·拉斯顿一样游刃有余。很明显编剧在《本杰明巴顿奇事》的整容上下了很大功夫,除了名字和核心的故事逻辑和韵味风格,其他都已经脱离了原著的掌控。

?皮特饰演的本杰明·巴顿(Benjamin Barton)成为一个沉迷于美式粗暴的角色,尤其是骑在印第安人身上击中直男心脏的那一幕。不过这种粗粒度的感觉在皮特的其他很多电影里也已经离开了这个国家,比如《神枪手之死》和《大河之恋》。大概,皮特身上加拿大木匠的味道一直挥之不去。

?本杰明的生活方式违反了所有的生活法则。他从老人成长为婴儿,他的爱人是个正常人。垂死的人让他的女儿读这些信,这些信是本杰明从世界各地交给黛西的。就像船长描述的蜂鸟的“8”达到一个平衡,循环往复,生命的开始和结束就像一个圆,从未停止,也无法开始。

?影片中菲茨杰拉德的味道还是很浓的。美国南部永远是富的,我家永远是富的。曾经什么都有永远,最后还是要放下。盖茨比、艾米莉·布莱恩、本杰明·巴顿就是这种情况。

?每个人都有指定的角色。有人懂跳舞,有人懂莎士比亚,有人注定像平行线一样背道而驰。晚年的黛西回忆起暴风雨来临前的班杰明和她的生活,就像西蒙娜·德·波伏娃描述的那个神奇的故事。曾经热情真挚的爱情生活掩盖不了生活的孤独本质。即使影片中柔和的南方口音和来自密西西比河的湿润空气都在严肃地描绘原作者生活的南方意味,即使本杰明在无意的战争中从未取得胜利,黛西在月光下的凉亭中固执地起舞,但深不见底的犹豫和尴尬的话语总是在一个十字路口提醒双方,“你们只是生活的体验者,只能被动地接受生活的痛苦。”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真谛”。或许都已经深陷泥潭,无法自拔。渐渐地,人们开始理解生命的本质。就像电影里说的:

?世界太大,人海太广,就像导演描述的,生命和人生都是不可逆的,你不可能像钟先生一样让时间倒转。

?就像被飓风摧毁的新奥尔良一样,我们无法抵抗。我们能做的就是记住当下的一些人和一些事。如果你生活的环境和你想的不一样,你又有重新开始的勇气,那么做一件事太早或者太晚都没有意义。这些都不会阻止我们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或者成为自己心中的自己。

?在演讲的最后,我还不知道巴顿会不会像盖茨比一样,面对灯火通明的别墅和海峡对岸的绿光,颤抖着拥抱它,拼命想抓住什么,最后只是空手而归。或者用现在的说法“文学反刍”。

?我和冯春是一路人。闻闻花香,然后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