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镜花的影响

明治维新后,日本作家在继承自身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开始从西方文学流派中吸取养分。二叶亭四迷的小说《浮云》(1887—1890)明显受到俄罗斯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另一方面,夏目·索世基是从英国文学研究者起步的。他从西方文学中获得创作经验,写出了《我是猫》(1905)、《兄弟》(1906)等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明治维新的任务首先是日本的现代化。移植和吸收西欧的先进文化是非常自然的。这些外部影响也丰富了日本作家的表达方式,有利于创作的繁荣。

泉镜花与大多数当代作家不同的是,尽管他精通英语,对西方文学也不是外行,但他的作品中几乎没有西方文学的痕迹。除了日本传统,他还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他的作品在形式上类似于草书双纸、纯釉(一种三弦伴奏的说唱艺术,创立于15世纪)、歌谣、狂言以及中国的神魔小说。如日本评论家田中幸太朗认为,高野圣人可能是受了唐代小说《板桥三娘子》的启发。正因为如此,一些评论家一度认为他的作品已经过时,将其归类为倾向小说或概念小说。这部小说的特点是:第一,反映了生活的阴暗面。第二,明确表现作者的主观倾向。

战后,由于美国文化的泛滥和外来词的剧增,日语词汇的混乱对文学创作产生了负面影响,开始引起有识之士的焦虑。在这种形势下,深深植根于日本文学传统的泉镜花作品越来越受到关注。村松说,泉镜花“严重扭转了日本现代文学脱离传统的倾向,从而开辟了无与伦比的诗歌境界。”。他结合日本古典传统,开出灿烂的花朵。"

泉镜花并不注重心理分析和人物塑造,剧情的发展是通过对话和动作来表现的。他的主要弱点是视野不够开阔。小说《浪漫线》(1904)、《延续的浪漫线》(1905)中,虽然写了工程师水尚等人揭露虚伪的富豪巨山,最后放火烧了巨山的豪宅的故事,但人物看上去苍白无力,深度不够。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是孤独绝望的爱情至上主义者,总是以失败和自杀告终。他们通常只陶醉在幻想的世界里,缺乏改变现实的勇气。

泉镜花的创作生涯持续了46年,跨越了三个时代:明治、大正和昭和。他是日本现代文学史上有影响力的作家。纵观泉镜花的一生,他早年贫穷,对被压迫的下层人民深表同情,对那些骑在人民头上剥削资本家的斗士深恶痛绝。他赞美人间真挚的爱情,谴责束缚弱者尤其是妇女的封建道德观念。他一生写了500多部小说、戏剧和散文。他的作品保持了优美的艺术风格,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氛,富有魅力和色彩,有些篇章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芥川龙之介说他“为明治大正文艺开辟了一条浪漫大道,比巫山雨更多彩,比沂水风光更豪迈”。他的作品散发着异彩纷呈的趣味,给读者以丰富的审美享受。日本著名作家,如芥川龙之介、里见弴、川端康成和石川纯,在风格上都受到了泉镜花的影响。他优美的风格至今仍可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