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一开始是一个巨大的杀人犯形象。他是怎么演变成小英雄的?

哪吒的形象一步步被神化。为了迎合现代人的心理,对哪吒的形象进行了美化。

起初,哪吒来自西域的佛教,哪吒是一个神,现在它的名字是根据梵文单词“Nalakuvara”音译的。佛经上说哪吒是护法,掌管供养健康的身体,控制鬼物,保护世界。所以最早的哪吒相当于一个三头六臂的鬼王,而不是我们看到的那个穿着红色肚兜的可爱小孩。

哪吒原本出自佛经,所以很多僧人都很熟悉他。第一个形象的变化是唐朝的和尚在传法的时候差点摔倒。男孩被扶起来后,说他是哪吒,保护他们很久了。佛书上说哪吒的职责,原来是阻吓恶人,防止他们惹祸上身,起恶念。就这样,从晚唐开始,哪吒变成了一个外刚内猛的猛男,形象由猛变冷。

到了宋代,哪吒就有了化骨为肉的故事。宋朝时期,佛教和道教因为一些影响而相互融合,哪吒成为托塔王李靖的第三子,逐渐来到中国,顺应了大众的审美。中间几经变化,直到西游记,哪吒有了一个比较完美的形象,外表也没有以前那么凶悍了。

最全面的是在《封神演义》里,里面说哪吒是一颗灵珠的转世,怀孕三年多才出生,现在还是肉球形态。哪吒在这方面虽然叛逆,但是很孝顺。他还想抽龙宫三皇子的龙筋给父亲做衣服。淹了陈塘关后,舍身救了全城百姓。在这里,哪吒的倔强变成了孩子的天真。事故发生后,他敢于承担责任,以命换命,这让他成为了一个小英雄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