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教育——读《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死了,服毒自杀。福楼拜哭了,觉得自己中毒了。作者和读者一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年轻、美丽、鲜活的生命从云端坠落到地面,无可救药地死去。

我第一次读《包法利夫人》是在二十多年前,但我不记得译者是谁了,只是因为剧情的原因。无非是一个美丽而有梦想的农妇嫁给了一个老实而愚蠢的乡村医生,出轨两次,为了和情人过上奢华的生活而负债累累,最后因为还不起债而服毒自杀。我读到的只是一个虚荣、浅薄、自私、白日做梦的女人出轨后自己的错。我根本没有读过弗鲁拜作为一个艺术家精心挑选的散文,如何一寸一寸地刻画包法利夫人,如何把自己埋没,直到我读了穆欣先生的《文学回忆录》,我才慢慢读懂了“冰山”下的包法利夫人,于是我渐渐读懂了弗鲁拜作为一个文体家的魅力。我看过李健吾、许渊冲、周克熙的翻译,很难说。我喜欢《追忆似水年华》优美的翻译,渴望读到更接近原著的翻译。

1

继《包法利夫人》之后,福楼拜写了《情感教育》,远比《包法利夫人》复杂宏大。虽然《包法利夫人》被局限在一个小村庄里,但这也是一种教育——浪漫的教育,就像情感教育一样。福楼拜给《包法利夫人》加了一个副标题:“外省风土人情”,向读者展示了一幅19世纪中叶法国外省生活的工笔画卷。小说的开篇不直接写包法利夫人,而是写包法利。福楼拜用了大量笔墨来描述包法利的帽子。那顶可笑的帽子不仅反映了包法利的笨拙和愚蠢,也激起了读者对这个可怜而可悲的人的同情。作者把自己隐藏起来,不必用全知全能的“上帝”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人物,而是让人物自己说话。虽然是第三人称,但有带入感。读者仿佛生活在包法利夫妇所在的雍正,顺着作者的话,以旁观者的视角去看包法利夫人和雍正的人们。

包法利婚前是“婆婆”,婚后是“妻管严”。事业和婚姻都是他妈说了算。她在母亲的安排下成为了一名医生,并嫁给了一个在母亲的控制下可以继承一大笔财产的寡妇。这样的男人生活有什么乐趣?可怜的包法利已经习惯了这种平淡的生活,直到爱玛的出现。楼主的女儿艾玛很漂亮,不同于一般的农妇。她在修道院接受教育,向往贵族生活。她喜欢读浪漫小说和弹钢琴。包法利在给她父亲治病时遇到了她。这是一见钟情,但她不敢做梦。妻子去世后,他不敢追求,但在父亲的鼓励下,他敢于求婚。婚后,包法利对爱玛无微不至,言听计从,但他不懂爱情,更不用说·爱玛。在他看来,艾玛是上天赐予的最好礼物。在爱玛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只活在现实中的包法利也变得浪漫起来。艾玛家里的小摆件让“查尔斯越不懂这些把戏,就越觉得高雅。”他们让他的感官快乐,让他的家庭舒适。这是铺在他人生道路上的一片金色沙地。"

2

福楼拜也为女主角的命名绞尽脑汁。“艾玛”这个词在法语中有浪漫的含义,而包法利正好相反。包法利夫人这个名字是浪漫幻想和平庸现实的对比。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出身农村的艾玛无法选择自己的丈夫。她父亲帮她选择了包法利,一个有点本事的乡村医生。一开始,爱玛并没有拒绝包法利,所以她别无选择,只能成为包法利夫人。婚后她也想做一个好的包法利夫人,拿包法利和她在书中读到的浪漫爱情故事相提并论,只能令人失望。“如果查尔斯是一个有心人,如果他能读懂文字和思想,如果他的眼睛能触摸到她的想法,哪怕只有一次,那么她觉得一千个单词会立刻从她的心里流出来。”艾玛有太多书里的甜言蜜语,却无法和他交谈。她越看他越不顺眼。她周围的一切都让她感到压抑。在她的灵魂深处,她一直在等待着什么事情发生。“像一个沉没的水手,望着天边朦胧的雾气,希望看到一片白帆,她睁开绝望的眼睛,在生命的孤独中四处寻找。”艾玛越来越沮丧。她对爱情的渴望和对丈夫的失望,让她不愿意做任何沉浸在幻想中的事情。包法利和她的邻居不知道她为什么生病,但一朵美丽的花不是雨露滋养的。因为她的病,包法利甚至把家从多特搬到了附近的永镇市,以为环境的改变可以治好她的病。

心脏病还是要心药。太多喜欢做白日梦的人都很像包法利夫人,要么是为了事业,要么是为了爱情。大部分初入职场的年轻人都有梦想,有终身抱负,但现实很容易击碎他们的梦想。有些人很快放下梦想,融入社会。有些人仍然梦想不考虑现实,没有自我调整,更不用说试图改善自己,但白日梦;很少有人从不放弃梦想并不断努力实现梦想,即使与周围环境隔绝,也始终坚持自己的初衷。前两种人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后一种多是精神贵族,最有价值。最喜欢做白日梦的女生都是没有恋爱经验的。对爱情的渴望完全来自爱情小说。他们和包法利夫人一样,痴迷于花花月月、风流韵事、海誓山盟的爱情童话。张爱玲在恋爱之前写了很多发人深省的爱情小说。可以说她颠覆了爱情童话,客观冷静地写出了恋爱中男女的真面目,这和她的处境有关,是天才。喜欢做白日梦的女人通常会把爱情和现实生活割裂开来。他们无法忍受平凡生活的琐碎,却无法改变现实。他们只能自怨自艾,抱怨命运的不公。很少有人像包法利夫人那样把想象中的爱情融入现实,飞蛾扑火般扑了进来,把自己烧成碎片。

“习惯平静的日子,但她喜欢乱世。她爱大海,只为大海上的惊涛骇浪;她喜欢草,只是因为它能装饰破墙。她问她喜欢的东西;任何不能马上满足她精神需求的东西,她都觉得没用;她多愁善感,不献身艺术,她追求的是主观感受,而不是客观风景。”弗卢拜的这段话把艾玛的浪漫和浪漫艺术区分开来,喜欢浪漫的人都是平凡事物的精神投射。如果把它们放到艺术中,就会成为创作的灵感。福楼拜把自己的感情给了包法利夫人,而爱玛并没有献身于艺术,也无法把自己的浪漫情怀转移到艺术上,所以她只能专注于一个梦幻般的爱情梦,这个梦具体到一个普通人身上。

成为子爵的伴侣后,爱玛对乡村生活更加不满。金碧辉煌的豪华大厅,喧闹的舞会,迷人的世家子弟,艾玛想过贵族生活,向往巴黎的花花世界。

“她的心一旦丰富,就永远不会褪色。”小说里有一个细节。准备搬家时,艾玛整理抽屉,被自己的结婚礼花上的铁丝扎破了手指。她把橘黄色的花和满是灰尘的纸花扔进了火里。花比干草燃烧得快。艾玛对她的婚姻非常失望。她用金属丝扎破手指,暗示婚姻中将要发生的变化。她把代表婚姻的纸花扔进了火里,婚姻很快就在火里毁灭了。

店员莱昂的出现使爱玛指望梅来解渴。年轻的实习生利昂被艾玛的魅力迷住了,但她很胆小,不敢表白。艾玛觉得莱昂和雍正人不一样,读书、唱歌、年轻帅气,和她说着浪漫的话,她的爱火很快被点燃。此时的艾玛依然在意包法利夫人的身份,他们的关系只是暧昧。两人默契地建立了联系,不断交流读书唱歌的经验;包法利先生不吃醋也不足为奇。木纳的诚实的包法利没有深入思考,无形中鼓励了艾玛。莱昂离开雍正去巴黎学习,带走了艾玛的心。福楼拜对爱玛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时代和社会对男女的不同要求。“一个人至少是自由的,可以尝遍所有的悲欢离合,走遍东南西北,跨越眼前的障碍,抓住远方的幸福。但是对一个女人来说很难。她没有行动能力,只能任人摆布。她身体虚弱,只能靠法律保护。”于是艾玛想生个儿子却生了个女儿,这让她非常失望。虽然是近200年前,但社会进步并没有完全改变对女性的看法。《爱情密码》关于爱情饥渴的矛盾心理,福楼拜用诗意的语言描述:“她的愿望就像用绳子系在帽子上的面纱。随着微风,它蠢蠢欲动,总是被世俗的欲望所诱惑,却总是被条条框框所制约。”

远水解不了近渴。莱昂离开后,艾玛被点燃的爱情之火难以抑制,她想用宗教来冲淡自己的欲望。她去教堂向伯恩牧师吐露心声,结果却看到了牧师的愚蠢和粗俗。那些牧师不可能打着宗教的幌子去拯救世俗的人,也不可能说更粗俗的话,更不用说净化人们的灵魂。艾玛彻底失望了,她不知道如何把自己燃烧的激情和对世俗条条框框的恐惧。就在这时,风流成性的老牌房东罗勾引了艾玛。罗一眼就看出了艾玛在农展上对爱情的渴望,就像鱼对水的渴望一样。他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没有朋友的可怜人,吸引艾玛的注意力,一步步设计,就等着艾玛进入圈子。爱情密码果然中了圈套,尤其是鲁道夫欲擒故纵之后,把他当成了子爵的化身,高富帅,还会说浪漫的情话,于是干脆把他当成了救命稻草,心甘情愿地成了罗的情妇。爱玛与罗疯狂幽会,把她想象中的情人形象全部交给他,写下深情的情书,倾吐自己的深情。他们在树林里相遇,爱玛变得更加美丽;冒着被发现的危险,踩着晨露去幽会,送了他一份精美的礼物。艾玛完全陶醉在虚幻的爱情中,不顾丈夫和女儿,甚至想和罗私奔。而罗只是把她当成众多情妇中的一个。艾玛私奔的想法吓坏了他,他只想尽快摆脱她。罗一边答应与艾玛私奔,一边制定逃离永贞的计划。当艾玛看到鲁道夫坐着马车冲过雍正,去鲁昂找他的情妇——一个女演员时,她立刻晕倒了。一场大病之后,艾玛想要改过自新,却陷入了另一场爱情大梦。

药剂师郝麦邀请包法利夫妇到鲁昂看戏。在剧院里,我遇到了里昂,两人旧情复燃。利昂不再是过去那个害羞的男孩了。他一直泡在大城市的大缸里,沾染了浮华。他只想占有艾玛。与罗发生关系后,爱玛变得更加胆大妄为,肆无忌惮。他是她的救命药,她把对爱情的所有期待和对爱情的所有煎熬都放在了里昂身上。福楼拜写道,他们在一辆马车上发生了关系。小说出版后的一年,当局指控他们不道德和诽谤宗教,检察官提起公诉。“车子掉头往回走;这一次,既没有目标,也没有方向,只是随意的徘徊。.....在码头上,在卡车和水桶之间,在大街上,在石头的拐角处,城里所有的男男女女都睁大了眼睛,惊愕地看着这在外省罕见的一幕——一辆蒙着窗帘、比坟墓还密不透风的马车,在他们面前不停地晃来晃去,颠簸得像一艘海船。.....然后,大约六点钟,马车驶进了波伏娃-奇纳尔街区的一条小巷,一个女人下了车,面纱低垂,头也不回地向前走去。”正是这种“不雅”的叙事,显示了福楼拜高超的艺术手段。作者完全隐藏了自己,让读者从司机和市民的角度去猜测车上可能发生了什么。这种写作手法不同于福楼拜同时代的作家,不做任何主观判断,也不会像某些作家那样把自己当成道德法庭的法官。让人物说话,让读者评判。

艾玛回到雍正后,以欺骗老实的包法利为借口去鲁昂学琴,实际上是和莱昂幽会。鲁昂的小旅馆是他们的家。艾玛纵情享受,给里昂礼物,好像里昂是她的情人。很长一段时间,两人就像夫妻一样。艾玛对爱情的新鲜感渐渐褪去,莱昂因为害怕影响自己的未来,想疏远艾玛。

为了和爱人挥霍,艾玛背着丈夫向商人乐乐借钱。乐乐早就看出了艾玛的虚荣心,不断用漂亮的衣服引诱艾玛向他借高利贷。就在和Leon的关系降温的时候,Emma收到了法院的传票。商人乐乐逼她还债。法院给艾玛24小时还清8000法郎的贷款,否则她将抵押她的财产。艾玛不想向包法利低头,她以前唾弃的东西,她的理想和自尊,只保留她浪漫的爱情。艾玛又开始求乐乐多住几天,他却不理我。艾玛向莱昂求助,并暗示莱昂可以使用公共资金,这简直不理智。Leon也被她的举动吓到了,骗她说借不到钱,躲闪。爱玛清楚地看到,这个男人软弱、胆怯、不负责任。她向自己的律师鞠雨曼借钱,对方却想借机占有她。她生气地离开了。此时,刘梦洁还没有从虚幻的爱情梦中完全醒来,不愿倒下。她想到的最后一件事是她的旧情人罗,想象着他能借她钱爱旧时光。装扮企图魅惑罗,却不知这也是出卖自己的身体。罗曼·道尔夫在知道她的真实目的后公开表示他没有钱。

向艾玛借钱未果后,福楼拜安排她与子爵见面,相呼应。写在前面,写在后面。子爵让她想要实现自己浪漫的爱情梦想,误把出轨当成了浪漫的爱情。两个恋人借钱失败后,爱情梦想破灭,于是艾玛只看到马车里子爵模糊的身影。

梦想破灭了,备受羞辱的艾玛突然看到“许多火红色的球,像闪亮的子弹,在空中爆炸,碎成碎片。”她的现状就像是她面前的深渊。她呼吸急促,胸部似乎要裂开了。“我只想以死来结束眼前的烦恼。当我回家的时候,艾玛吞下了砒霜。她认为“所有折磨她的欺诈、卑鄙和无数欲望都与她无关。“福楼拜详细描述了爱玛如何服毒,毒性如何一点一点发作。艾玛在经历了焦虑和绝望后心理崩溃,终于在去世前获得了生命中难得的平静。”她突然平静下来,几乎像完成一项任务后一样平静。“那几乎是她一生中最安静的短暂时光,她停止了做梦,终于醒了。她以为死亡意味着沉睡过去,结束了。没想到死亡的过程这么痛苦。在爱玛弥留之际,窗外有人打开了他的声音,唱起了一首民歌,那是爱玛以前在马车上遇见一个盲人时听到的。”艾玛像触电的尸体一样坐了起来,头发凌乱,眼睛直直的,嘴巴张着。”大喊:“瞎子!“然后她笑了。”那是一个恶毒的,疯狂的,绝望的笑容。”“随着一阵抽搐,艾玛倒在了床垫上。“这个‘盲人’是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形象。“盲人”在书中多次出现,是对爱玛的隐喻。就像一个盲人,艾玛在死前终于从云端坠落,意识到自己一直是个“盲人”。凶狠、疯狂、绝望的微笑”是指憎恨唯利是图的商人乐乐,药剂师郝麦,玩弄感情的情人罗,懦弱不负责任的情人里昂,甚至嘲讽自己。最后,他对悲痛欲绝的包法利说:“你是个好人。包法利夫人的死是这本书的高潮。福楼拜正是通过一次小小的毒性发作,给爱玛的身体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从而引起了心理上的变化,把她从梦幻的虚空中拖到了现实的地面上,她过着清贫的生活,直到去世。

包法利真是个好人,也是个穷人。在艾玛面前,他无条件放纵;死后剪掉她的头发,希望不要一起死。他不让任何人动艾玛的房间,并给了她一个很好的葬礼。一直活在现实中的庸俗的包法利,其实也变得浪漫了,而艾玛自己的思想也越来越庸俗了。当包法利发现爱玛和情人的情书伤心欲绝时,他甚至原谅了罗并希望他不能做自己。包法利在爱玛死后不久就去世了,她的女儿不得不在一家砂厂做女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福楼拜更同情包法利,但他对爱玛的迷恋冲淡了他对愚蠢庸俗的厌恶。如果包法利是个有点本事的男人,艾玛还会出轨吗?艾玛在两次不忠期间也犹豫过,希望包法利靠医术打压自己的名声,希望丈夫得到妻子的荣耀。医术平庸的包法利一次次让西玛失望,恨铁不成钢,丈夫对她也没感觉到任何爱,只恨自己嫁错了人上错了轿子。

《包法利夫人》也可以说是一部心理小说,一部哲学小说。朱尔斯·德·高吉(Jules de Goghie)发明了“包法利”(Bovary)一词,并将其定义为“人们不得不以另一种方式想象自己的能力”。福楼拜写道,艾玛和她自己一样痛苦地吞下了砒霜。包法利夫人死了,福楼拜哭了,“包法利夫人就是我!””许渊冲说,“他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分析融入到包法利夫人的形象中。但是艾玛并没有献身于艺术,所以她成了庸俗浪漫主义的牺牲品;而福楼拜则以现实主义艺术超越了浪漫的自我,写出了《包法利夫人》。“《包法利》与性别无关,而是一种心态,人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别的东西。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的时候,不可避免地幻想自己很美很有钱,成为浪漫爱情中的男女主角。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文艺作品,都有很多人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包法利夫人也可以说是“一个命不好的美女”。福楼拜说,“承受生活的唯一方法就是沉溺于文学,就像无尽的放纵一样。“浪漫的幻想把包法利夫人变成了一个不满的妻子。如果“包法利”派的人把这个放到艺术中,他们就可以超越庸俗的浪漫主义,即使成不了艺术家,也是一个艺术爱好者,而不是沉浸在“伤春”中。

如果包法利夫人活在今天,她能不死吗?冬天来了,窗外是雪花。我突然看到穿着紫色长裙的包法利夫人在漫天的雪中旋转起舞。阳光一寸一寸地融化积雪,她慢慢地倒在变成脏水的地上。雪停了,大地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无数的包法利夫人在温暖的春天盛开的草地上,在炎热的夏天蔚蓝的天空上,在到处都是黄色的秋风中,飞翔着,死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