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中华山谈剑有多少次?每次都是谁先来?

金庸小说中,华山论剑三次,第一次是王重阳第一,第二次是欧阳锋第一,第三次不是比较胜负,而是重新确立了“五绝”。

华山论剑出自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原意是华山论剑,在各大门派中排名世界第一。

第一华山论剑;

在金庸的武侠巨著《射雕英雄传》中,黄、、杜、欧阳锋、段志兴、洪七公和首次在华山之巅奋战了七天七夜。最终,王重阳击败四人获胜,合称为“五绝”。他们比赛的目的是争夺九阴真经,最后王重阳赢了,赢得了九阴真经。

第二部华山论剑;

第二次,去世,郭靖少年英杰刚满二十岁,收黄和洪七公三百招而不败。黄和洪七公默认郭靖是世界第一。欧阳锋因为练的是假的《九阴真经》,全身颠倒,导致武功极高,最终获胜。黄蓉能说会道,最后欧阳锋被说疯了。至于“南帝”段志兴,因为出家为僧,人称“一等”,早已看破名利,所以不参与这次剑论。

欧阳锋虽然武功超群,但欧阳锋是个疯子,郭靖在承担“东邪”和“北丐”上是不败的,自然有成为天下新贵的潜力。

第三华山论剑;

小说《神雕侠侣》中,再次提到了《华山论剑》。第三届华山论剑更热闹,几乎全是神雕侠侣里的正面人物,还有一些打着“华山论剑”旗号来华山的狂妄之徒。

但五大奇观只剩下两个人,感叹天下人才凋零,没有再开战。而是将五大奇人重新定义为“东邪”黄、“西狂”杨过、“南僧”伊登、“北夏”郭靖、“中顽童”周。

金庸小说里的英雄都喜欢在华山论剑,但华山的“剑”不一定是武器。因为不是所有的高手都用剑战斗。比如第一次在华山论剑,黄拿着玉笛,洪七公拿着“狗棍”,欧阳锋拄着“蛇棍”。这里的“剑”应该是武术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