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介绍传统鬼神的书籍?

现在书里只有一些古籍。说几个我知道的:

战国时期的鬼书主要有:

返回西藏

《黄帝说》(40篇)

吉家锁玉

穆传

《山海经》(郭璞注)

于本基

伊尹说(27篇)

……

汉代的鬼书主要有:

《汉武洞》(郭,四卷六十篇)

汉武故事(班固著,存一卷)

《汉武传》(班固著,存一卷)

阔迪之

神仙传

谎言

神圣经典(东方朔著,第1卷)

十大王国(东方朔著,一卷)

蜀王传

徐偃王的记录

余楚周硕(943篇)

奇怪的故事

六朝鬼书越来越多,主要有:

博物学(张华著,400卷)

纪(颜之推)

景宜记(侯白)

《列伊传》(魏文帝著,3卷)

《灵与鬼》(荀适)

主显节(每年一月六日纪念耶稣显灵的节日)

吉翔(王燕著,10卷)

《齐谐纪》(东阳无疑,第7卷)

神仙传说

奇观(王福)

《笔记集》(王《,卷10)

《讲述不同的故事》(祖冲之著,2卷)

《寻找上帝》后记(陶谦著,10卷)

寻找上帝(甘宝著,20卷)

《续和》(作者吴军,卷1)

《玄言集》(刘义庆)

沈雁记

不同的树林(陆石)

不同的花园(刘写的,用10卷)

游明路(刘义庆著,30卷)

鬼故事

《一真传》(戴佐)

《知怪》(祖泰作品)

……

唐代志怪小说的发展主要包括:

博·伊织

布江全白猿传(1卷)

传奇(裴毅)

个人主义

《古镜》(王度)

河东记

吉一吉

《秦之梦》(沈雅芝)

湖南的怨恨(沈雅芝)

《持续的神秘》(李福燕著,第10卷)

宣石志

《谜录》(牛僧孺著,卷10)

异梦之梦(沈雅芝)

游仙洞(张文成,卷1)

酉阳杂记(段著,20卷)

《酉阳杂续》(段著,卷10)

《在枕边》(沈吉吉写,1)

周泰游记(魏观)

……

宋代的鬼故事主要有:

《太平广记》(344种,包括40卷《鬼》)

《众神记》(徐铉著,6卷,150)

《江淮异士录》(吴树著,3卷)

“做不同的笔记”(张俊芳)

《兼容并蓄异录》(张·)

纪毅在罗钟(秦在思)

幕府严贤笔记(毕忠询问)

《看车》(郭勋著,5卷)

《简毅志》(洪迈著,420卷)

唐太宗进入了幽灵

金元时期的鬼作品有:

潮海新闻:简毅徐志

诚斋杂记

续《简毅志》

……

明代,鬼神小说盛行,主要包括:

边卢静一记

《神仙传》(许,100次)

《西游记》后(6卷40章)

剪灯新词

关于切割灯的说明

《宦官西游三宝》(罗茂登,100次)

不同编年史

四大游记(吴元泰《山东东游记》、于祥斗《汉武帝传》、北方真武神传、杨西游记)

透过松木窗户说梦话

《大话西游》(董说,第16回)

西游记(吴承恩写,100次)

继续西游记

更思变

林玉

……

清代的鬼小说主要有:

《池上草堂笔记》(梁著,24卷)

《山洞里的骗局》(王,卷12)

《耳食录》(乐钧著,卷12,卷二,卷八)

《耳麦》(俞樾著,4卷)

《在孤独的工作室之后》(王涛)

香蕉门廊记录

《客窗笔》(金鹏著,4卷)

《聊斋志异》(蒲松龄著,8卷,431)

李成(徐逢恩,卷10)

《六合内外话》(20卷)

因词寻灯

平遥记

三种不同的注释(许著,4卷)

宋彬锁话(王,卷12)

《随笔》(王卷12)

握灯新纪录

《闻异言》(作者许秋怡,2卷)

《谈往事柳》(冯其凤著,8卷)

《洗愁集》(邹昱?音量)

和谐都铎(沈其凤著,第10卷)

新齐谐(袁枚著,24卷,上接10卷)

《夜谭笔记》(何班戈著,卷12)

《夜雨秋灯录》(宣定著,卷16)

翼小马(8卷)。

《蚩史》(作者)

尹学轩论文集(俞鸿坚著,4卷)

萤窗异于草(郝格子著,3辑12)

影谈(关,第4卷)

右何仙亭笔记(俞樾,卷16)

《岳薇草堂笔记五则》(纪昀著,《滦阳下夏录》6卷,《所以我闻》4卷,《淮西杂志》4卷,《姑子听》4卷,《滦阳续录》6卷)。

里面有一些有用的有趣的知识。个人推荐《山海经》,里面除了较早的时代,还介绍了鬼的性格、外貌、起源。另外,苏姬神也不错。

不知道你在找什么,附上一些“中国鬼文化”吧~

中国鬼文化

“人被分类为鬼,从人,像鬼,鬼和贼,从。”——《说文解字》

鬼魂,一个神话中但无处不在的精神怪物,是不死的。有很多人说鬼,说鬼,说鬼,写鬼,信鬼,畏鬼,祭鬼,咒鬼,驱鬼,斗鬼,斩鬼,降鬼,装鬼,用鬼,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鬼文化。本文将从鬼的来源、社会属性、地位等方面,尤其是鬼书方面,对中国鬼文化进行粗浅的探讨。

鬼有很长的历史。可以说自从有文字以来,就有了关于鬼的记载。从甲骨文上看到,“鬼”的字形是一个人头上戴着一个很大的恐怖面具,和人很像。这说明我们的祖先早就把鬼当成了与人密切相关的怪物。

其实鬼的来源是多重的,复杂的。首先,鬼是和灵魂联系在一起的,而灵魂又和梦息息相关。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指出:“在古代,人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身体的结构,并且受到梦中情景的影响,所以产生了一种想法,认为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不是身体的活动,而是生活在这个身体中,在人死亡时离开这个身体的灵魂的独特活动。从此,人们不得不思考这个灵魂与外界的关系。既然灵魂离开肉体,在人死的时候继续活着,就没有理由想象它自己会死;这样就出现了灵魂不灭的概念。”这样,古代的人就得出结论,人是由“肉体”和“灵魂”构成的。肉体可以死亡,但灵魂永远不会死亡。当一个人死了,他的灵魂离开了他的身体,变成了鬼。只是解释一下鬼和人的成因。

还有一种自然鬼神,是因为过去的人无法理解闪电、地震、淫雨等自然现象,认为是某些鬼神在操纵这些自然现象,每一种自然现象都是鬼神的一种恶作剧。马克思说:“自然本来是和人对立的,是一种完全异己的、无限强大的、不可控制的力量。人与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人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利。”

随着社会的发展,鬼也逐渐获得了社会属性。在阶级社会里,人们不了解在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下受苦受难的根源,误以为鬼神在支配人间的贫富,神化自己控制不了的社会力量,赋予他们“神权”的美名,剥削和压迫工人阶级。各种单纯的原始宗教都无法抵抗这种社会力量,很多宗教演变成了政教合一,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我们所说的鬼神,无非是人们对自身的无知,对复杂的自然现象的无知,对带有社会政治属性的宗教的无知。

自从鬼的概念出现在人类的意识形态中,它就极大地影响了社会大众的心理、伦理道德、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政治斗争、经济建设和艺术创作的发展。

在中国,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不得不引起注意。通常中国人在鬼神选择上更倾向于信鬼不信神,在遇到灾难、委屈、诬陷等事情时,往往会向鬼(主要是祖鬼)求助。

这个事实是中国特殊文化积淀的结果。

首先,中国的政治统治神太多了。中国的奴隶制和封建制持续了非常长的时间,所以根据神权理论,所有的皇帝和王子都是神。皇帝那么多,神那么多,很多神都没有神。诸神在争执中互相抵消,化为乌有。

其次,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很多民族都产生了很多图腾神,这是每个民族形成的必然结果。多样化意味着没有一元论,随机性意味着没有特异性,多灵性意味着没有上帝。

第三,中国两千多年来一直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所有的宗教都有自己的神。儒家信孔子,佛教信释迦牟尼,道教信老子,基督教信上帝。很多宗教和很多神并列,没有一个神可以主宰九州。

中国的神争夺权力,互相攻击,但各自失去了权力,所以鬼的地位也相应提高了。

尤其是在众多鬼神中,有一种鬼比较特殊,这就是始祖鬼。总的来说,人对祖先鬼魂的记忆和崇敬远胜于其他鬼神。

这种状况,除了强烈的血缘复杂因素外,也有其复杂的政治、社会和人文条件。祖先鬼魂崇拜首先服从于封建统治者超稳定统治的政治需要,其次是继承财产和权利维持生活的需要,再次是满足和适应这些需要的复杂心理需要。

这种“神追祖”,表现在对祭祀祖先的重视上。子曰:“祭神如身临其境。”这就说到祭祀鬼的地步了。祭祖其实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以及这种存在的权威性。

说到底,在“正名”和宗法制的旗帜下,集团总是在礼仪缺失、违法乱纪、民主无民、上帝缺位的复杂社会背景下显示出自己独特的地位。

虽然人创造了鬼,但鬼不服从人,反而是敌人,害人。千百年来,人鬼之争从未停止。而且人们对鬼的态度是不同层次的。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祭鬼、驱鬼、斗鬼、用鬼。祭鬼是鬼支配人;驱鬼是人的一种自卫本能;斗鬼体现了人的力量和主动性;利用劳蕾尔完全是控制鬼魂为人服务。

而且所有人对鬼事的认识都是从口头传统中解除的,主要靠鬼书。

鬼故事也被称为“齐谐”故事或“简毅”故事。“齐谐”和“简毅”分别表达“庄子逍遥游”和“列子唐雯”。可以说写鬼的人在中国由来已久。

作为专门的鬼书,中国历代都有很多。

需要说明几点;第一,有些作品可能现在不存在,只要在历史上出现过;第二,作者和朝代可能被后人伪装,但作者还是按照自己的笔记,不做其他研究;第三,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是鬼书,有些属于包含大量难以分辨的鬼故事或妖怪故事的作品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