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守志是做什么的
向守志
向守志(1917年11月28日—2017年9月2日),中华人民***和国开国少将,四川省宣汉县人。1934年参加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9月转入中国***产党。革命生涯中,他历任班长、副排长、副连长、连长、营长、副团长、团长兼政治委员、副支队长、副旅长、旅长、师长、军参谋长、第一副军长兼参谋长、军长、西安炮兵专科学校校长、炮兵技术学院院长、军委炮兵副司令员、第二炮兵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广元、昭化、陕南、反“围攻”、黄崖底、神头岭、响堂铺、巨鹿、新河、磁武涉林、林南、元获、邯郸、豫东、定陶、豫北、洛阳、宛西、郑州、淮海、渡江、粤桂边、西昌、川南剿匪等战役战斗,参加了长征、抗美援朝,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2017年9月2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100岁。
中文名:向守志
别名:向守芝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宣汉
出生日期:1917年11月28日
逝世日期:2017年9月2日
职业:军人
毕业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
代表作品:《向守志回忆录》
军衔:上将(1988年)、少将(1955年)
人物生平
土地革命时期
1933年参加宣汉县双河场区少年先锋队,任队长。
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9军76团2营4连战士、班长、副排长,红军步兵学校学习组长、班长。
1935年加入中国***产主义青年团。先后任双河场区游击队队长、红9军副排长,参加了川陕苏区反“围攻”作战和长征。
1936年,入红军步兵学校学习,同年转入中国***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副连长、连长、营长、副团长、团长,曾参加林南战役和太行区1945年攻势作战。
1938年,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1团特务营营长、2营营长,771团副团长,太行军区10团团长,太行军区1支队副支队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太行军区第1支队副支队长,参加邯郸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任太行第6纵队18旅副旅长,太行军区独立2旅旅长,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26旅旅长。
1947年,任太行军区独立第2旅旅长,在豫北攻势作战中,率部担负阻击任务,为歼灭国民党军第2快速纵队起了重要作用,所部获晋冀鲁豫军区通令嘉奖。
1949年,任第2野战军第15军44师师长兼政委,在军事学院学习。后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26旅旅长,第二野战军15军44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先后参加豫东、郑州、淮海、渡江、进军西南等战役战斗。
建国之后
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参加第五次战役和防御作战,后任第15军参谋长、15军军长。(1951年冬,向守志在朝鲜战场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作战中头部受伤。)
1954年,回国后,任副军长兼参谋长、军长。
1959年,周恩来总理任命向守志为西安第二炮兵技术学院院长,在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三年中,向守志带领全院教职工完成了学院建设,第一代导弹的科研工作,成绩斐然。后调军委炮兵副司令员,第二炮兵首任、第4任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员;
1958年,在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学习。
1960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6月,任西安炮兵学校校长。
1963年2月1日,总参谋部下发文件,将学校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技术学院”,向守志任院长兼学院科学研究委员会主任。
1965年8月,任炮兵副司令员,第二炮兵司令员。
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被关押。
1972年,在炮兵帮助工作。
1975年4月,任第2炮兵司令员、党委第1书记(1975年3月起)。后任炮兵技术学院院长、人民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第二炮兵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1977年9月,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党委常委(1977年11月起)。
1982年~1990年,任南京军区司令员。
1987年,被选为中***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是中***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二届中央委员、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2017年9月2日凌晨,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100岁。
主要成就
神头岭伏击日军
1938年3月16日,向守志率386旅771团2营机枪连参加神头岭伏击战,指挥机枪连的6挺重机枪猛烈射击增援黎城的日军,***毙伤俘日军1500余人,缴获长短枪500余支、骡马600余匹。
响堂铺伏击日军
1938年3月31日,向守志率部参加响堂铺伏击战,指挥机枪连的重机枪向日军车队猛扫,掩护兄弟部队指战员向日军车队冲击,***歼日军400余名,全缴日军180辆汽车。
主要作品
著有《向守志回忆录》。
所获荣誉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亲属成员
夫人:张玲,1945年5月25日与向守志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