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精锐常备军真的在秦朝灭亡的时候南下了吗?
秦帝国引以为傲的百万正规军在秦末大动乱中去了哪里?他们为什么不在帝国灭亡前夕拯救国家?
传言秦朝灭亡是因为秦始皇派50万精锐部队南下行军十万大军。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就来说说吧。
在最近的一部流行小说中,作者生动地描述了这样一个情节:在秦帝国大乱、行将灭亡的时刻,在岭南地区拥有数十万军队的秦军拒绝领兵回都。他怀着高尚的民族感情说,秦始皇已经死了,如果秦军退兵,南方局势难以挽回,岭南兵团参加中原大战对全民族不利,为了民族大义不能救都。
这样的场景让我们想起了民族英雄,不禁对正在消失的大秦帝国心生敬佩,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秦朝统一中国后,把自己的军队组织成三大军团,一个是镇守关中的中部军团,一个是镇守北方的长城军团,一个是岭南军团。
三大主力军团中,中部军团的兵力最少,但却是最精锐的。他们大多是功勋老兵的后代,是秦军的嫡系。
长城兵团约有30万兵力,整体实力最强。是抗击北方劲敌匈奴的王牌军队,统帅是秦兵名将蒙恬和王力。
岭南军团号称50万。其实正规部队不多。秦始皇出兵岭南的一个目的是军事扩张,另一个目的是搞经济开发,开荒增加人口。所以岭南军团中有大量的半军事化移民。这些人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秦国常备军,性质上有点类似民兵。
我们想,如果南方有50万秦帝国的正规军,那么这些人完全可以在楚汉争霸的时候横扫天下。毕竟刘邦当时只是集结了四十多万杂牌军,项羽也只是几万精锐。50万秦军常备军天下无敌。
他们之所以不作为,坐等汉朝统一,最后自取灭亡,绝对不是民族大义,只是因为他们弱小无力。
那时候的人只是为了自己和自己群体的利益,所以没有民族大义的概念。国家概念是近代才有的。
秦末之乱,农民起义军入侵关中,秦帝国以中央军和临时拼凑的骊山囚军击溃其先锋军,从而消灭了陈胜和光武的主力。
王力率长城军南下,与关中军会师,击败河北起义军,消灭了起义军主力。
但在巨鹿,他们遇到了从天而降的项羽,巨鹿之战一战失利..
秦帝国主力20万人在这里被俘,全部阵亡。随着主力的灭亡,秦帝国也随之崩溃。
岭南军团残余在汉朝统一后被消灭投降。
这就是秦帝国主力军队的最终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