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骚是指楚风和离骚吗?

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是指屈原的《离骚》。

“风骚”是指作品在文坛的地位和影响。

在中国文学史上,“骚”与代表《诗经》的“郭峰”和代表《楚辞》的“离骚”齐名。“骚”传统是在《诗经》和《楚辞》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优良传统,即以《诗经》为代表的“风”诗传统和以《离骚》为代表的“骚”诗传统。

所谓“风”诗传统,就是代代相传的现实主义精神。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按照生活的实际样式再现生活,通过对生活真实、具体、生动的描写,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或本质的某些方面。《国风》中的民歌和《尔雅》中清代士大夫的政治讽喻诗集中体现了这种现实主义精神。在内容上,他们正视现实,描写现实,揭露现实,批判现实;在艺术表现上,他们善于运用朴实的文笔、凝练的语言和巧妙的比喻,塑造真实、自然、生动的形象,描绘出一幅幅亲切感人的生活画卷,以抒发情感,反映现实。这是“冯”诗歌传统的主要特征,即现实主义诗歌传统。后世文学中"风"诗传统的现实精神主要有:汉代的乐府民歌、建安曹魏时代的文人诗歌、北朝的民歌、唐代杜甫的"诗史"作品、中唐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宋代以王禹偁为代表的白居易诗歌、金元时期的元好问诗歌。元代关汉卿的杂剧和清代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虽然不是诗,但也继承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

所谓“骚”诗传统,是一种充满激情和幻想的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积极浪漫主义的原则是“努力增强人的生存意志,唤起他内心对现实及其一切压迫的反抗”。诗人屈原的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体现了这种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这表现在《离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在内容上,《离骚》表现了屈原进步的理想和他对这一理想的不懈追求。这是积极浪漫主义的精髓。在艺术手法上,一方面,屈原运用丰富的神话素材,通过自由的幻想,构成了一个奇特的神话世界,以此表现诗人内心的矛盾冲突、对天地的追求和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另一方面,他运用发展民歌的隐喻手法,创造了一个“香草美人”的世界,以象征他与楚国腐朽黑暗势力的斗争是一场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斗争。《离骚》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以丰富的幻想和热情表达了作者对进步理想的执着追求,这也是“骚”的诗学传统,即积极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的主要特征。这种积极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也代代相传。汉代词人贾谊、建安时代的曹植、正始时期的阮籍、晋六朝的左思、盛唐的鲍照、李白、中唐的李贺,乃至宋代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派,明清时期的小说家吴承恩、蒲松龄,都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展了这一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