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的社会状态很可怕。

昨天在网上看了一部希区柯克的小说《中年富婆谈恋爱》。我看标题的时候以为是一个中年富婆自以为有了外遇,其实被骗的故事,但是故事的结局出乎我的意料。

她以为自己追求的帅哥其实只是为了手里的一枚廉价戒指。他不惜为她做免费导游,假装痴情恋人,处处照顾她,甚至在她有所警觉后甩了他,去了另一个城市。他仍然跟着她。

她终于堕落了,被他引诱到一个荒岛上,以为是甜蜜的约会,其实是一场屠杀。为了取下她的廉价戒指,她还砍掉了自己的手指。至于另一个母亲留在她手里的宝石戒指,根本没有落入凶手的眼中,他也不知道她是个富婆。入住酒店的两个丫鬟,永远不知道她们的主人去了哪里,发生了什么。

这部小说让人感觉麻木。

贫富差距太大太深。

富婆一开始以为小伙子可能是为了钱追求她,但她的猜测是:“他知道我的身份吗?”

但她否认了这个猜测,因为她很低调。从外表上看,她看不出她是个富婆。虽然她有一枚母亲留下的贵重戒指,但大多数人都认不出来。当然,还有一环。我在逛银器店的时候试过,可惜一穿上就脱不下来,女佣说很好看,只好以高出标示几倍的价格买下。反正女佣这次多带了钱。

但正是这枚廉价的戒指给她带来了灾难。

她认为他觊觎她的巨额财富,想打着爱情的幌子赚钱。没想到他真的要钱,却是这么小的一笔:为了她手里的一枚廉价戒指不遗余力,甚至要了她的命,剁了她的手指。

他们之间的差距仅仅是财产和社会阶层的差距吗?

思维、行为、目的、眼光等等差距太深。两个人的这种互动是注定要发生的。

古人云:人心涣散,不知所措。他还说:画虎皮难画骨,人知其面不知其心。

在一个没有互联网,没有便捷交通,没有各种即时通讯的通讯设施的世界里,确实是这样。嗯,现在各种通讯方式都这么方便。“地球很小,是一家人”而且到处都是摄像头。那不是好多了吗?

事实证明,隔阂和分离状态并没有消除,反而可能继续分离。

比如今天看的纪录片《故宫100》,皇帝在宫中的生活是大多数人无法想象的,我们也无法完全了解他今天的衣食住行,只能根据一些文学作品进行一些猜测。同样,皇帝也无法想象普通人的生活,他的地位也不允许他直接接触普通人。

再比如,国外的贫民窟和富人区可能只隔一条街,但治安和各种生活设施完全不同,教育情况也完全不同。当然,人的精神状态和阶级也是天上地下。

这是空间上的分离。似乎没有痊愈的迹象。

时间的分裂也是存在的。

很多家长不能理解:有父母提供生活费,不用担心生计,不用上班面对工作中的艰巨任务和各种考核的孩子,有什么不好?

孩子不能理解大人:为什么父母整天愁眉苦脸,好像别人欠他似的?为什么他们没有时间给自己做饭,和他们一起玩?

但这是时间造成的差距。

孩子没有过成年人的生活,不理解成年人的疾苦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孩子中走出来的成年人不应该对孩子的疾苦一无所知。

只要孩子是一个心理健全的人,他就会有自尊,有安全感的需要,有尊重的需要。在和其他孩子玩耍的过程中,他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和语言,以适应这个复杂的社会。而大人整天为生计奔波,没有精力关注孩子的付出。他们总是认为孩子是捣蛋鬼。

为了生活,人们必须不断清除一些无用的记忆来储存更多的信息。童年和青春期的记忆显然是最先从大脑中抹去的。

所以很多成年人早就忘记了,自己在少年时期也是需要爱、陪伴和理解的,有很多烦恼和委屈。

差距就这样形成了,各种矛盾也就产生了。

记忆力好的父母的孩子是幸运的。他们的需求能被父母感知到,及时得到满足,他们的生活会幸福很多。

在网上看到有人说“脑机接口”,意思是随着未来科技的发展,在一个人的大脑里放一个芯片,一转念就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被别人感知。我不知道这个高科技能不能实现,但是如果实现了,那么世界就真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