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文物

中国十大文化遗产包括后母武丁、曾侯乙编钟、青铜奔马、秦代铜车马、金玉衣、长辛宫灯、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C形玉龙和商四羊方尊。

1,后妈吴丁

武则天鼎,又称司母戊鼎,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铸件,是中国古代已知最重的青铜器。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后母武丁,因鼎腹内壁铸有“武丁”二字而得名。是商纣王祭祀其母的青铜重器。后妈武丁为长方形,身高133 cm,口长110 cm,口宽79 cm,体重832.84 kg。

2.曾侯乙敲钟

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的一套大型礼器和乐器,全套65个编钟,是一件辉煌的文物,被誉为古代世界“第八大奇迹”,也是湖北省博物馆的珍品。战国时代曾侯乙编钟的发现,改写了世界音乐的历史。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好、旋律最完整、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代表了我国先秦礼乐文明和青铜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

3.铜奔马

青铜奔马是东汉青铜艺术的杰作,腿部装有铁芯,以增强支撑力和力量。当时的铸造技术非常先进,是甘肃省博物馆的瑰宝。马背上的飞燕,定格了神马在天空中飞翔,跃过飞鸟的形象。骏马嘶鸣着,昂着头,高速奔跑,三条腿飞着,一只蹄子在奔跑中的飞鸟背上扫过。飞翔的小鸟惊讶地转过头,凝视着它,一个如梦似幻的瞬间浓缩成了永恒。

4.秦铜车马

秦代铜车马是中国考古史上出土的最大、最复杂、最完整的古代车马。它们被称为“青铜之冠”,现收藏于秦始皇陵博物馆。秦代的青铜车马是两乘一组,是秦始皇之旅。结构复杂,细节清晰逼真,冶金铸造技术高超。是青铜器发展和青铜文化积淀的结果,是青铜文化的集大成者。

5、刘胜陆瑾宇易

刘胜金玉衣是西汉时期的古董,由金线和玉片组成。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金缕玉衣,收藏于河北省博物馆。许多小说中都提到了金缕玉衣,比如广受欢迎的《盗墓笔记》的第一部分。

6.长辛宫灯

西汉长辛宫灯是我国汉代的一件青铜器。出土于中山王刘胜之妻窦绾墓,现藏于河北省博物馆。长辛宫灯灯光明亮,装饰精美。是实用又美观的灯宝,被誉为“中国第一艺灯”。宫灯是宫廷中使用的灯。长辛宫灯因置于窦太后长辛宫而得名。

7.《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传世十大名画之一。这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的作品。描绘了韩熙载家办夜宴的一个完整过程,即弹琵琶、观舞、席间休息、吹风、送客。整个宴会沉浸在夜宴之中。

8.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传世十大名画之一,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存的代表作。它是国宝,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是享誉中外的艺术瑰宝。在五米长的画卷中,* * *绘有大量各种人物,包括牛、骡、驴等牲畜,汽车、轿子、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生动记录了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以及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9.c形玉龙

中国是龙的国度,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是中国古代人心目中的神。因此,红山文化中玉龙的发现立即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红山文化的玉龙在很多地方都有发现,尤其是内蒙古三星塔拉出土的玉龙最为生动。1971年,被考古界誉为以红山文化为标志的“中国义龙”。

10,尚思扬方尊

四羊方像是一件商代晚期的青铜礼器,是目前国内仍存的最大的商代青铜方像,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顶级国宝。方形尊的四边饰有芭蕉叶纹、三角夔文纹、兽面纹。肩、腹、脚融为一体。方尊的肩部四角巧妙地设计成四只卷角羊,头颈伸出器皿,羊身和腿附在腹部和脚上。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清明上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