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简介
成吉思汗,铁木真,博尔济吉特金,齐颜氏,蒙古族。元朝赶上了庙号太祖。成吉思汗出生在蒙古的一个贵族家庭。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在历史上起到了进步的作用。攻金灭夏,奠定了元朝建立的基础。他军事能力出众,战略上重视联合远攻近,尽量避免树敌过多。用兵讲究细致探敌情、分割包围、远程奇袭、佯攻诱敌、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战术。历史上说“深而粗,用兵如神。”另一方面,战争具有残暴的特点,大规模杀害居民,摧毁田舍镇,这是非常具有破坏性的。13世纪,主要封建国家深陷社会危机,对成吉思汗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成吉思汗生平大事记
大约1170年,他的父亲被鞑靼人毒死,他的遗孀岳伦带领铁木真和他的兄弟们度过了几年艰苦的生活。少年时代的艰难险阻,培养了铁木真的毅力和勇气。
蒙古首领可汗死后,大部分蒙古人都在札木合的控制之下。铁木真投靠了札木合,后来离开了札木合,建立了自己的沃鲁多。
12年的80年代,铁木真称可汗。札木合率领萨格勒布安三、太赤乌等13支部队进攻,铁木真被分成13翼作战,但因兵力不足而失利。历史上称之为十三翼之战。
1196年,铁木真、克烈部托里汗出兵助金,在瓦里扎河(今蒙古东部乌勒吉河)大败鞑靼人。铁木真和王罕联手攻打古奈曼部,在回师途中遇到奈曼本部。汪涵被打败了。由于很多蒙古人都在王可汗处,铁木真怕他们被奈曼吞并,对他不利,就派了被称为四大宗师的黑瞎子、木华黎、博尔忽、赤老温去营救王可汗,击退奈曼。铁木真善于在部落战争中利用矛盾,逐渐摆脱对王罕的附庸地位。
1201 ~ 1202年,铁木真与王罕联合,与札木合联盟(鞑靼、奈曼等部落联盟)取得战争胜利,札木合向王罕投降。
1204年,铁木真消灭了太阳汗的乌鲁多,成为蒙古高原最大的统治者。
1206年,铁木真在南河源(今蒙古恩恩河)召开胡力台会议,即蒙古大汗,命名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对蒙古民族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历史作用。
成吉思汗于1205、1207、1209三次入侵西夏。西夏只好,请收下女子,讲和。
1211年,率领大军南下攻金。
1215年,蒙古军队占领中都,消灭辽西金守军,攻占北京(内蒙古宁城以西)。
1218年,西辽灭亡。
1219年,成吉思汗率领20万大军西征,发动了侵略华佗墨子的战争。
1220年,成吉思汗攻陷萨马尔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新都城布瓦拉、花美子等城。哲别和苏北率领军队继续向西入侵,远达克里米亚半岛。
1221年,拖雷占领了呼罗珊的全部领土。成吉思汗追击扎兰丁到印度河,没有得手。
1222年,大路花池被置于占领区的监管之下。
1223年,萨马尔干过冬,次年回国。
1226年,成吉思汗去西夏。次年西夏亡。
1227年7月12日,成吉思汗病逝,临终时提出了联合宋朝灭金的策略。
成吉思汗(1162 ~ 1227)
也就是元太祖。蒙古开国汗(1206年至1227年在位)。杰出的战略家和政治家。铁木真,蒙古族,是阿津家族的人。他真名叫铁木真,家族是金,蒙古族。生于1162,死于1227。1206年,搭载蒙古帝国大汗(皇帝)统一蒙古各部落。他在位期间多次发动侵略战争,西边征服了黑海沿岸,东边征服了几乎整个东亚。它是世界历史上横跨欧亚的著名大帝国之一。铁木真出生在蒙古乞部的一个贵族家庭。六祖海都、高祖敦比乃、曾祖父格布鲁汉、曾祖父安巴海都是蒙古部的显赫人物或领导人。父亲应该很快就有八斗(勇士)的称号了。当时漠北高原有100多个部落,互相攻击。铁木真出生时,恰逢其父俘获塔塔儿部首领铁木真,为纪念服役中的武将,故取此名。铁木真9岁那年,父亲被塔塔的人毒死,百姓失散。他和寡母月伦一起生活,被其他部落俘虏。他差点被打死,凭他的敏捷逃脱了。再久一点,依附蒙古高原最有权势的首领托里(后称王可汗),尊他为父,这样就可以集合父亲的旧部;他和萨格勒布安散部的首领札木合成为了一名安散(义兄),并逐渐发展了他的势力。为了给米埃尔讨妻报仇,汪涵和札木合出兵,和数万将士一起,突然袭击了米埃尔的讨妻,斩尽杀绝,夺回了妻子。金大定末年,迁居吕连河(今克鲁伦河)上游,独立设帐,广泛结盟,选拔人才,对人慷慨,吸引了众多蒙古各部和齐颜氏贵族投票,被称为可汗。金大定末或明昌初,札木合反戈一击,率领13联军3万人进攻。铁木真召集各部三万大军,分成13翼(翼,意为营或圈)作战,失利后撤退,史称十三翼之战。因为铁木真善于笼络人心,札木合很多人都叛变了,壮大了自己的力量。成安元年(1196),与王罕一起,配合金朝宰相万杀死塔塔儿大臣以下多人,被金朝授予杂吾胡力(部落官)。再次与汪涵联手,击败联盟中的哈达金等11联军。太和元年(1201),率军打破札木合组织的松散联盟。次年,遭到奈曼盟军攻击,退守金边城墙。在库依田(今哈拉哈河上游)的旷野打败奈曼联军,进攻并消灭了四大鞑靼。由于权力越来越大,汪涵受到嫉妒和敌视。三年,王罕突袭并击败了班珠尼河(今呼伦湖西南)。他和他的追随者一起发誓喝浊水,克服困难。然后转战到呵呵河(哈拉哈)中游,从散部收编4600余(说是2600)骑手,休整后逐渐恢复。事后调查得知,王可汗骄横,毫无防备,夜袭王可汗大营,大败其众。汪涵独自逃走,被奈曼杀死,柯烈被杀。四年时间,我打造了一个胆小的(后卫)。不久,奈曼首领孙可汗出击,巧妙布置了一个迷局,活捉并杀死了孙可汗,征服了他的部队,迫使哈大金、多鲁班等部队投降。到成吉思汗元年(1206),蒙古高原上大大小小100多个部落都被击溃,鞑靼、克烈、米尔齐、奈曼、蒙古五大部统一在铁木真的旗帜下。铁木真随后在南河源头(今鄂嫩河)举行大聚会,建立了叶克蒙乌鲁斯(大蒙古国),尊称成吉思汗(这个名字有“海洋”或“强大”皇帝的意思)。扩大对薛向万人的恐惧,并称之为大中军。以兵民合一组织千户百姓,上马备战,下马集合放牧。命“四杰”博尔忽、黑瞎子、木华黎、迟老文为四畏薛昌。建国后,成吉思汗日益强大,开始在国外发动大规模战争。历经20余年的夏梦战争,屡创夏军主力,逼得西夏国王求饶投降,清除了金朝的西北屏障,成功攻下了南方的黄金。六年,率军攻金,开启了长达24年的蒙金战争。乌沙堡(今河北张北西北)初战告捷;再打野虎岭(今河北万全西北)、回鹘堡(今淮安东南),歼灭大量金军精锐;又打怀来(今河北)、尕山(今北京延庆),击败金军十余万;还打到东京(今辽宁辽阳)、西京(今山西大同)、居庸关的金军。后来不断变换战术,分三路进攻中原腹地和辽西掠夺。1999年3月,兵临中都(今北京)城下。一时难以攻下城池,于是派使者强行求和,迫使金朝奉献岐国公主、金帛、马匹,领兵出居庸关。六月,以金朝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毁约”为借口,乘晋国人心浮动,军队哗变之机,派三路人马迎击八斗和石墨明安,率军攻中都。次年五月,攻城助降。为了适应攻城的需要,成吉思汗采取了建部的策略,逐步建立了炮军,攻城以炮石为第一要务。后来攻城的时候,一次用了几百把枪,城很快就破了。同时重视吸收各民族的先进技术,广招能工巧匠,一个城市就收入上万。随后,建立了一支工匠大军,并建立了一个工厂来冶铁制造武器。在通信上,创造了“箭速传骑”,日行百里,军令传递和军事部署速度提高。他善于发挥骑兵的长处,使蒙古骑兵病如飓风,壮如山岳。他被称为“蒙古旋风”。12年,成吉思汗封木华黎为氏、王,指挥黄金战争,返回蒙古准备西征。次年,先锋将军哲别被派去消灭西辽和屈楚律的势力,为西征扫清障碍。十四年,以杀害西域蒙古商人、使臣为由,以军事扩张、掠夺财物为目的,率领二十万左右的军队西征。几年间,奥特拉(位于锡尔河中游)、布哈拉、撒马尔罕相继被攻。哲别和苏布泰被派去追捕华拉墨子国王马哈莫,被迫逃到宽田基斯海(今里海)的一个小岛上(后来病死)。然后命令哲别、苏北继续西进,远至克里米亚半岛;他率军追击摩诃之子扎兰丁至神河(印度河)。十九年,板石回到漠北。二十一年,率654.38+万大军歼灭西夏军主力(次年西夏灭亡)。成吉思汗试图集中力量进攻黄金。22年(1227年8月25日)7月12日,卒于六盘山下清水县(今甘肃省),享年66岁。遗愿:趁着宋金不和,借宋朝的地盘,联合宋朝灭金。他的儿子窝阔台和拖雷遵循这一政策,在窝阔台汗第六年(1234)灭亡了金朝。成吉思汗的军事生涯将近50年,他大显身手,依靠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和谋士,利用骑兵的优势,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业绩。他善于治军,创建和指挥蒙古军队。他训练有素,纪律严明,善于野战,攻坚克难。面对众多敌人,善于利用矛盾,以一击另一,逐个击破;在战术上,他善于扬长避短,巧练欺骗,避实击虚,多路出击,迂回突袭,速战速决。重视以战养战。他的军事思想和指挥艺术在世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巨大。成吉思汗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杰出人物。成吉思汗本人及其后代的军事征服活动,克服了当时东西方陆路交通的人为障碍,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在东方,成吉思汗及其后代拉平了自唐朝以来中国大陆几个政权割据对峙的局面,最终奠定了近代中国的基本版图。因此,毛泽东主席在他的《沁园春·雪》一诗中,将成吉思汗与汉族中武功卓越的皇帝,即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宋太祖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