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世界中有可能杀盗官员吗?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电影《让子弹飞》中,麻子张假借马邦德的委托书当上了鹅城县令。那么这在古代可行吗?让我们看一看。

一、《让子弹飞》中的情节

《让子弹飞》是姜文民国三部曲的第一部,麻子张拿着一张委托书,上面贴着马邦德的大照片。说实话,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委托书上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马邦德。可偏偏张麻子一口咬定是自己。

这哪里容得下张麻子?第一,张麻子一口咬定是自己,黄石郎没有办法揭穿他(虽然后期黄石郎查档案发现张麻子确实是假县令);二是马邦德被威胁与张麻子合作;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能不能当好县长。最重要的不是谁任命的,也不是委托书。这是什么?你能得到当地乡绅的支持吗?只要能得到黄四郎等人的支持,假的你也是真的。如果你得不到黄四郎的支持,那你就是混混!不过凑巧的是,张麻子真的是个混混。

二、《让子弹飞》的原型

《让子弹飞》的原型来自马识途的小说《夜谭十记》。里面的很多故事都是作者亲耳听到后再经过艺术加工改写的,所以我们可以猜测这种事情在民国时期确实发生过。

在那个战乱和消息闭塞的年代,可能真的会发生官员被盗的事情。

第三,古代那些假冒伪劣的东西

在古代,伪装成人很难吗?可能不难。我们现在有身份证、指纹识别和面部识别。这种情况下会有人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也许这种事情在古代比较常见。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西游记。《西游记》中状元陈光蕊娶了宰相之女后外出上任,途中被摆渡人杀害。摆渡人乔装成陈光蕊上任,直到二十年后唐僧才揭穿他。

虽然是小说,但我觉得艺术往往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这种事情很可能是发生过的,被作者作为原型写进了小说。

至于清末民初出现的朱三太子等人冒充光绪皇帝、太监等假冒伪劣的“明宗室”,更是层出不穷。

你说既然皇帝都能造假,到处骗人,那冒充地方官还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