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病毒会绝种吗?
从某种意义上说,二十一世纪是计算机病毒与反病毒大斗法的时代,而智能化、人性化、隐蔽化、多样化也在逐渐成为新世纪电脑病毒的发展趋势。
1、智能化
与传统的计算机病毒不同的是,许多新病毒(本文所提到的病毒包括蠕虫、黑客工具和木马等恶意程序)是利用当前最新的编程语言与编程技术实现,易于修改以产生新的变种,从而逃避反病毒软件的搜索。例如“爱虫”病毒是用VB Script语言编写的,只要通过Windows下自带的编辑软件修改病毒代码中的一部分,就能轻而易举地制造病毒变种,以躲避反病毒软件的追击。
另外新病毒利用Java、Active X、VB Script等技术,可以潜伏在HTML页面里,在上网浏览时触发。“Kakworm”病毒虽然早在去年1月就被发现,但它的感染率一直居高不下,就是由于它利用ActiveX控件中存在的缺陷传播,装有IE5或Office2000的电脑都可能被感染。这个病毒的出现使原来不打开带毒邮件附件而直接删除的防邮件病毒方法完全失效。更为令人担心的是,一旦这种病毒被赋予其他计算机病毒的恶毒的特性,造成的危害很有可能超过任何现有的计算机病毒。
2、人性化
或者说是诱惑性更确切一些。现在的计算机病毒越来越注重针对人类的心理如好奇、贪婪等。前一阵肆虐一时的“裸妻”病毒,主题就是英文的“裸妻”,邮件正文为“我的妻子从未这样”,邮件附件中携带一个名为“裸妻”的可执行文件,用户执行这个文件,病毒就被激活。最近出现的My—babypic病毒,通过可爱宝宝的照片传播病毒。而“库尔尼科娃”病毒的大流行,则是由于“网坛美女”库尔尼科娃挡不住的魅力。
3、隐蔽化
相比较而言,新一代病毒更善于隐藏自己、伪装自己。主题会在传播中改变,或者具有极具诱惑性的主题、附件名;许多病毒会伪装成常用程序,或者将病毒代码写入文件内部长度不发生变化,使用户防不胜防。
主页病毒的附件homepage html vbs并非一个HTML文档,而是一个恶意的VB脚本程序,一旦执行后,就会向用户地址簿中的所有电子邮件地址发送带毒的电子邮件副本。再比如维罗纳病毒,将病毒写入邮件正文,而且主题、附件名极具诱惑性、主题众多,更替频繁,使用户麻痹大意而感染。而matrix等病毒会自动隐藏、变形,甚至阻止受害用户访问反病毒网站和向病毒记录的反病毒地址发送电子邮件,无法下载经过更新、升级后的相应杀毒软件或发布病毒警告消息。
4、病毒形式多样化
新病毒层出不穷,老病毒也充满活力,并呈现多样化的趋势。1999年普遍发作的电脑病毒分析显示,虽然新病毒不断产生,但较早的病毒发作仍很普遍。1999年报道最多的病毒是1996年就首次发现并到处传播的宏病毒Laroux。新病毒可以是可执行程序、脚本文件、HTML网页等多种形式,并正向电子邮件、网上贺卡、卡通图片、ICQ、OICQ等发展。
更为棘手的是,新病毒的手段更加阴狠,破坏性更强。据计算机经济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在2000年5月,“爱虫”病毒大流行的前5天,就造成了67亿美元的损失。而该中心199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到99年末病毒损失才达120亿美元。
5、专用病毒生成工具的出现
以前的病毒制作者都是专家,编写病毒在于表现自己高超的技术。但是“库尔尼科娃”病毒的设计者不同,他只是修改了下载的VBS蠕虫孵化器,“库尔尼科娃”病毒就诞生了。据报道,VBS蠕虫孵化器被人们从VX Heavens上下载了1 5万次以上。正是由于这类工具太容易得到,使得现在新病毒出现的频率超出以往任何时候。
正如计算机病毒的出现本身就是人祸而非天灾,目前病毒泛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计算机用户的防范意识薄弱。大家一定要防患于未然, 及时更新反病毒知识,及时更新自己的反病毒软件及病毒库。毕竟,“魔高一尺,道高一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