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殃及池鱼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样的典故和故事?
成语: 殃及池鱼 成语简解 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
编号 : 726
成语 : 殃及池鱼
注音 : |ㄤ ㄐ|ˊ ㄔˊ ㄩˊ
汉语拼音 : yāng jí chí yú
参考词语 : 鱼池之殃, 池鱼之祸
近义 : 波及无辜 , 无妄之灾
释义 : 殃,灾祸。「殃及池鱼」,指祸连池中鱼。比喻无故受到牵累。典出《吕氏春秋.孝行览.必己》。
Emoji符号 : 殃及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殃及池鱼”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典故说明 : 春秋时,宋国的司马桓魋曾受到景公的宠信,权倾一时,家财万贯,还拥有一颗珍贵的宝珠。后来他因犯罪逃亡国外,景公想要那颗宝珠,便派人去问他宝珠的下落,桓魋随口答说:「我丢到池子里了。」众人便将池水排尽找那颗珠子,但却一无所获,且因为没有水,池子里的鱼都 *** 了。宋景公为了要找宝珠,排光池水,使池里的鱼受到无辜牵连。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殃及池鱼」,比喻无故受到牵累。另外,汉朝应劭的《风俗通义》里,也有记载「殃及池鱼」的不同故事。他写到「城门失火,祸及池中鱼」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一个看守城门的人,姓池名鱼,城门失火时上前扑救,结果被烧死。但有一本《百家书》里却是记载:「宋国的城门失火,众人舀池子里的水救火,池水因而干枯了,里面的鱼都露了出来,就被大家抓去吃。」也说明了池鱼因城门失火而受到无辜牵连。
典源 : #《吕氏春秋.孝行览.必己》1>知与不知皆不足恃,其惟和调近之,犹未可必。盖有不辨和调者,则和调有不免也。宋桓司马2>有宝珠,抵罪出亡3>。王使人问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于是竭池4>而求之,无得,鱼死焉。此言祸福之相及5>也。纣为不善于商,而祸充天地,和调何益? 〔注解〕 (1)典故或见于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辨惑》。 (2)桓司马:桓魋,春秋时宋国人,生卒年不详。任司马,宋景公宠信之。后得罪出奔至曹国,欲叛宋,曹人反叛魋,后又逃至卫国。 (3)抵罪出亡:犯罪逃亡。抵,当。 (4)竭池:将池水排尽。 (5)及:牵连。 〔参考资料〕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辨惑》城门失火,祸及池中鱼。俗说:司门尉姓池,名鱼,城门火,救之,烧死,故云然耳。谨案:《百家书》:「宋城门失火,因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见,但就取之,喻恶之滋,并中伤良谨也。」
书证 : 01.北齐.杜弼〈为东魏檄梁文〉:「但恐楚国亡猨,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02.宋.胡继宗《书言故事大全.卷一二.灯火类》:「无故被祸,云殃及池鱼。」 03.《四游记.东游记.第三二回》:「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二龙争斗,无辜受害。」 04.《飞龙全传.第八回》:「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善恶必报,迟速有期。」 05.《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九回》:「连我养老的几吊棺材本,只怕从此拉倒了,这才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呢!」
用法说明 : 语义说明比喻无故受到牵累。 使用类别用在「无辜受累」的表述上。 例 句 <01>这间工厂失火,旁边的民宅也被殃及池鱼,烧得一干二净。 <02>他们双方互告,却把我也牵连进去,真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03>他含沙射影地指责了一些人,相信流言流语中,殃及池鱼必难免。 <04>这起爆炸案除了造成一死一伤,还殃及池鱼,造成许多民宅倒塌。 <05>在那个绯闻事件中,由于某些报纸乱猜测,殃及池鱼,伤害最深的,竟是无辜的第三者。
成语接龙“鱼”字开头的成语
鱼目混珠
鱼游釜中
鱼游沸鼎
鱼水相得
鱼得忘筌
鱼目入珠
鱼目乱珠
鱼目为珠
鱼目混珍
鱼游釜底
鱼游釜中
鱼池之殃
鱼沈鴈落
鱼游沸釜
鱼游沸鼎
鱼游釜内
鱼游釜底
鱼沉鴈落
“殃”字结尾的成语
豢虎贻殃
鱼池之殃
“殃”字开头的成语
殃及池鱼
“鱼”字结尾的成语
缘木求鱼
殃及池鱼
漏网之鱼
落雁沉鱼
帝虎鲁鱼
忘筌得鱼
竭水博鱼
缘木希鱼
涸泽取鱼
游釜之鱼
亥豕鲁鱼
漏网游鱼
落鴈沉鱼
竭水搏鱼
涸水取鱼
参考《国语辞典》中的成语:殃及池鱼。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殃及池鱼。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殃及池鱼”分成的单字详解:
殃, 及, 池, 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