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如烟海什么意思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多。

知识拓展:

浩如烟海,汉语成语,拼音是hàorúyānhǎi,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出自隋·释真观《梦赋》。

成语出处:

隋·释真观《梦赋》:“若夫正法宏深,妙理难寻,非生非灭,非色非心,浩如沧海,郁如邓林。”

成语辨析:

“浩如烟海”语出宋·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遍阅旧史,旁采小说,简牍盈积,浩如烟海。”意思是浩大繁多,犹如烟波浩渺的大海,形容文献、资料等极其丰富。例如《清史稿·戴敦元传》:“书籍浩如烟海,人生岂能尽阅。”

赵家璧《编辑忆旧》:“五四以来,从国外翻译引进的文学作品真是浩如烟海。”秦牧《艺海拾贝·惠能和尚的偈语》:“在浩如烟海的弹词唱本中被流传下来,是偶然的吗?”

这条成语的使用范围是约定俗成的,但是现在有人把它不恰当地扩大了。例如:

(1)在浩如烟海的参展新车中挑选8款新车是件让人头痛的事。(《广州日报》2008年11月17日)。

(2)南京浩如烟海的名人故居就是这个古老城市不可多得的一张名片。(《江南日报》2009年3月5日)。

(3)曾写过“龙”的书法家浩如烟海,但能从甲骨文到简体字写出1001种“龙”的,孟繁水说“前无古人”。(《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5月26日)。

(4)有了较强的新闻敏感,记者才能在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事实中……及时发现和捕捉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人民网2008年8月11日)。

(5)这几年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路英雄豪杰发表的观点也是浩如烟海。(人民网2009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