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立天的经历
1961年,北京大学毕业的方立天先生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从事中国哲学史教研工作,确立了以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为研究重点。
1962年,为了对佛教有比较准确的了解,方立天先生到中国佛学院进修8个月。
1964年,在《新建设》第三期发表《道安的佛教哲学思想》,在第8-9期发表《慧远佛教因果报应说批判》。
1965年,在《哲学研究》第五期发表《试论慧远的佛教哲学思想》,《新建设》第八期发表《僧肇的形而上学》。美国的《中国哲学研究》杂志将其《试论慧远的佛教哲学思想》一文翻译为英文发表。
1969年到1972年,方立天先生和许多教授一起被发配到江西省余江农场劳动。
198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方立天先生的《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这部历史18年才完成的文集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在初版13年后,于1995年再版,2002年三版。
1984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慧远及其佛学》。同年,国务院将方立天先生从讲师直接晋升为教授。
1980到1990年,中华书局陆续出版方立天先生和师友们一起编辑的《中国佛教思想史料选编》***4卷10余册。
198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华严金师子章校释》。这部校释得到了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的高度评价,成为古籍整理的范本。
198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初版《佛教哲学》。1986年该书获得中国图书荣誉奖,1988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图书优秀奖,1995年获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同年,方立天先生开始了培养研究生的工作。
1988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初版《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1992年二版,1997年三版。
1990年,由中华书局初版《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1992年二版。
1991年,《佛教哲学》出版增订版,加上了认识论部分,体系更加完整。
1993年,《佛教哲学》被翻译成韩文在韩国出版。
2001年,方立天先生为教育部选中,成为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基地的领军人物,中国人民大学也由此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宗教学教研重镇。
2002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初版《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卷。
主要介绍
1961年,北京大学毕业的方立天先生被分配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从事中国哲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当时,他选择的方向是在中国思想史上儒、道、佛三教互动的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从此以后,他便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然而,确定以佛学为研究对象在当时并非易事。一方面,佛学在中国的研究几乎是空白,他也几乎要重新学起,而佛学的典籍却浩如烟海。研究者又同时要具备语言、文字、宗教、哲学、历史等诸多学科的知识。于是,他甚至曾经到中国佛学院进修八个月。另一方面,当时的社会思想对于佛学研究并没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即使在学术界,佛学研究也是被边缘化的,“文革”期间更是被禁止。这对于一向珍惜时间的方立天先生来说的确是一件无奈的憾事。然而,本着对学术的负责,对真理的执着,方立天先生选择了佛学,也选择了困难,选择了勤奋。于是人们便看到了方立天先生几十年如一日的在图书馆学习、工作的身影。
1978年,方立天先生恢复了他的研究计划之后,很快便以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奠定了他的学术地位。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了他历时十八年完成的《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这部文集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在初版13年后,于1995年再版,2002年三版。在个案研究领域,他专门写作了《慧远及其佛学》、《法藏》等。在佛教典籍的整理上,他与师友一起编辑的《中国佛教思想史料选编》***4卷10余册,成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内高校最流行的佛教思想资料集。他自己撰写的《华严金师子章校释》得到了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的高度评价,成为古籍整理的范本。
这一时期,方立天 先生影响最大的著作是《佛教哲学》。这本书可以说是方立天先生为佛教现代化所做出的一个努力。佛教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要能广泛为现代人所了解,必须用现代哲学语言加以解释。当时的佛教研究著作以佛教史居多,而介绍佛教基本思想的极少。《佛教哲学》可以说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它对佛教哲学的基本内涵做出了准确而精要的概括。此书出版后,受到专家学者和社会大众乃至佛教界的***同推崇。北京大学周一良教授称赞说,中国自此有了“一本真正的佛教入门书”。它的确成为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最广的一部佛教入门书。这部书甚至也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1993年被译为韩文,在韩国出版。
1978年以后的十年间,方立天先生出版专著6部,合著4部,发表论文50余篇,基于此突出成就,国务院1984年将其从讲师破格晋级为教授。
方立天先生先后完成了《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和《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同时还萌发了撰写在思路与体裁上与《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相似的中国佛教哲学著作的想法。“一方面,是为了深化中国佛教哲学的研究;一方面,是为了吸纳佛教哲学研究成果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以丰富中国哲学史的教学内涵。”这一成果就是后来呕心沥血十五年完成的九十一万字的巨著《中国佛教哲学要义》。这部书一出版,在学术界、佛教界以及政界都引起了强烈反响。它将中国佛教哲学置于中国思想发展史的背景下,对中国佛教哲学体系做出了前所未有的概括。显示了佛教在中国化的进程中,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不断融合,并产生中国佛教哲学的过程。专家评论说“与以往同类著作相比,该书无论是就思想的深度还是广度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不仅如此,这部书在一系列重要的理论问题上,都在充分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方立天笔耕不辍,发表的文字已有400多万字,论文350多篇。其中的重要著作和论文现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汇编到《方立天文集》(六卷)。成为了解方先生思想的重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