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头的作者

《高老头》的作者是巴尔扎克。

《高老头》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出版于1834。

小说为“人间喜剧”拉开了帷幕,讲述了面粉商高里奥先生把包括自己生命在内的一切都献给了女儿的故事,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揭露了人们在金钱面前的丑恶和社会的道德缺陷,描述了资产阶级的历史、贵族阶级的没落和金钱的罪恶历史。

小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于1921在法国上映。

数据扩展: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塑造的一系列典型人物之一。他是封建宗法思想被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道德原则打败的历史悲剧的一个缩影。小说的主人公高老头向读者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父爱。他视女儿为天使,愿意牺牲自己来满足他们的奢望。

为了女儿的尊严,他停止了生意,独自搬进了富盖公寓。为了还清女儿的债务,他变卖了金银器皿和亡妻的遗物,把自己的养老金送人,弄得身无分文;最后还是为了给女儿弄钱,他想“偷”、“抢”,想代替别人服兵役,“努力工作”,“杀人放火”。

对于这样一位“慈爱的父亲”,巴尔扎克称赞“他与基督教的神圣殉道者无异”。也有人称赞他“表现了人类的崇高本质”其实这是把高老头的父爱神圣化了。

高老头父爱的悲剧既是个性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时代的必然产物。一方面,因为他偏执的近乎疯狂的父爱,他成了父爱的牺牲品;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的发展,他与社会行为准则脱节,从而使他成为社会的受害者。

在道德上,老高漫没有完全接受资产阶级,还拖了一条“父权道德的尾巴”高老头的父爱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建立在这种男权道德观念基础上的,由于资本主义金钱关系的无情冲击,这种父爱是病态的,畸形的。

作者有意识地把高老头的父爱夸大到“荒谬的程度”,“没有什么足以破坏这种感情”。然而,这种“伟大的父爱”不被世人所允许,被女儿所抛弃。

高老头的父爱是巴尔扎克批判“污秽、狭隘、浅薄的社会”的理想家庭形式。高老头的父爱并不伟大,但从客观效果来看,他真实地揭示了病态“父爱”产生、发展、终结的社会原因,是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