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古代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包括纪晓岚在内的360多位高级官员和学者编撰而成,3800多人抄写,历时十三年编纂而成。该丛书分为四部分:经典,历史,书籍和收藏,因此得名斯Ku。* * *藏书3500余种,7.9万卷,3.6万卷,约8亿字,基本涵盖了中国古代所有的书籍,故称“全书”。当时乾隆皇帝命人抄了七本《四库全书》,命人藏在全国各地。第一次复制的四个部分分别保存在故宫的文远馆、辽宁沈阳的文水阁、圆明园的文远馆和河北承德的金文馆。这就是所谓的“北四亭”。这三个复制的部分分别保存在扬州文慧馆、镇江文宗馆和杭州温岚馆,也就是所谓的“南三馆”。

经典范畴

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由经部收藏,包括易经、书、诗、礼、春秋、孝、五经、四书、乐、小学等10类,其中礼分为周礼、礼、礼、三礼、一般礼、杂礼六类。

历史作为中国古代图书馆藏书四部曲之二

史部收藏的史书有15类,包括正史、年表、编年史、杂史、其他史、诏令、传记、史注、实录、时令、地理、官职、政书、目录、史评,其中诏令又分为诏令和诏令。地理分10属,即宫疏、通志、都郡、河流、边防、山川、史迹、杂记、游记、外记;官类分为2属,即官制和官谏;政治类书籍分为6属,分别是总制、礼制、国家规划、军政、法规、考试;目录类别分为经典和金石学两大类。

哲学著作

子部收藏百家著作和书籍,14类,包括儒家、兵家、法家、农民、医生、天文算法、星象、艺术、音乐记录、杂书、小说家、佛教徒、道教徒等。其中天文算法分两属,占星分两类。艺术分书画、钢琴曲、篆刻、杂技四属;音乐记录分为三个属:器皿、食谱、植物、动物、昆虫和鱼;杂类分为六属:杂学、杂考、杂故事、杂文章、杂编、杂编;小说家分为三个属:杂事、奇闻、琐言。

文学作品

诗集包括诗词集和专集,包括楚辞、别辞、文集、诗词评论、词曲等五大类。其中,词曲还分属于五个属,即分词集、词选、花刺、词谱与韵、南北曲。以上类别除了张辉的小说和戏剧作品,基本包括了社会上流行的各类书籍。就作者而言,包括了女人、和尚、道士、太监、士兵、皇帝、洋人的作品。

在搜狗百科复制,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