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套房全给儿子,却要跟着女儿养老!看着妈妈哭成泪人的女儿应该同意吗?
养老是每个子女长大后应该对老人应尽的义务。可话又说回来,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对老人体贴备至。也有一些子女多年来始终和父母有剪不断的恩怨纠纷。
以至于亲人和亲人之间闹得不可开交。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家庭和睦,子女孝顺。但是父母一开始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就不要忽视大意,就比如说出生在重男轻女家庭里的姑娘往往很不幸,母亲以为,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给儿子,儿子会特别懂事,可殊不知到头来女儿和儿子都十分讨厌母亲。
一直以来我们都觉得女儿一旦嫁出去就等同于是泼出去的水,可实际上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现在男女平等,不管女儿和儿子,我们都应该一视同仁。
甚至更有一些家庭,觉得把所有的财产都应该给儿子,这样以后儿子才会更好的孝顺自己,儿子在这种长期的溺爱环境之下已经习惯了,或许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尽自己的义务去好好的帮助父母。
朱丽丽的家庭就像我们看到的那样:是典型的重男轻女,从小朱丽丽享受不到母亲的呵护。几乎是把所有的好东西全部都拿出来,给了自己的弟弟朱文文。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朱丽丽早就已经习惯了,甚至觉得好像自己一出生就是带着这样的使命来的,长期的麻木让她觉得这一切都是自己应该做的。
一向要强的朱丽丽高中毕业之后就考入了非常有名的一所大学。在大学,接二连三拿到了各种荣誉称号以及补助金,这些钱朱丽丽并没有用在自己身上,反而是全部寄回了家里,给自己的弟弟用。
毕业以后,有一半以上的工资,也全部都是给家里人。母亲说这个钱是以后弟弟用来娶媳妇的,朱丽丽并没有多想,也就照做了。
其实小的时候朱丽丽也有过好奇,为什么母亲对自己和对弟弟如此不一样,什么好的东西丽丽全部都享受不到,几乎都给了弟弟,小的时候丽丽也因此而烦恼过,可是等到后来从二姑的嘴中才得知。
原来当年母亲怀自己的时候,因为生的是女儿,被婆婆责怪了很多年。也是过了两年左右的时间,母亲才好不容易有了弟弟。
从那个时候,朱丽丽就知道了,自己注定和弟弟不一样,同时母亲也一直告诉丽丽,让她尽快去找一个合适的如意郎君嫁过去,这样以后也不需要丽丽养老。
年复一年,丽丽已经大学毕业,在朋友的介绍之下认识了现在的结婚对象张强,两个人情投意合,感情非常的不错,没过多久两个人就结婚了。
也许是因为张强家庭条件不错的原因,母亲在丽丽出嫁那天并没有给她房子,母亲说要把这三套房子全部都留给弟弟,两年以后弟弟也开始娶妻,如愿以偿得到了三套房子。看着自己的大女儿和小儿子都各自有了家庭,母亲也是非常的欣慰,只是希望自己老了的时候能够老有所依。
令母亲没想到的是小儿子结婚以后,并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和儿媳妇住在一起的时候遭到了不少白眼。年轻人虽然不会直接表露出来,可是母亲能明显地感受到,自己并不受欢迎。
朱文文把老婆宠上了天,几乎什么事情都依着老婆。那天晚上母亲提出了,要求朱文文养老的请求。可是第2天就遭到了驳回,朱文文觉得还有个姐姐,没有必要把所有的义务全都压在自己身上。
母亲听完之后气得一天都没吃饭,含辛茹苦把儿子抚养成人,可没想到养了一个白眼狼,三套房子全都给了儿子,可是却最后要让女儿养老。母亲整整哭了一晚上,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受到如此对待。
人们都说养儿防老,可是在当今教育环境之下,笔者觉得,不管生男生女都有养老的义务,并不意味着生男孩以后一定会老有所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或许父母是真的很爱自己的子女。
可是因为表达爱的方式不同,也容易导致孩子误解了这份爱,以至于最后和我们想的发生了偏颇。过分的偏爱不是什么好事,反而会让那个被偏爱的人觉得是理所应当,以至于到最后出现了悲剧。在教育子女上,我们更应该秉持一碗水端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