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狂人日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内容总述:

小说集《呐喊》收录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等14篇小说,反映从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中国古老农村和市镇的面貌;它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的中国社会现实,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和虚伪,痛苦地解剖了中国沉默的国民灵魂,批判了国民的劣根性。

二、主要人物介绍:

狂人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最先觉醒的叛逆者,革新者形象。“狂人”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的文化性格符号,是作者鲁迅运用双层建构的特殊艺术方式塑造的具有“双象性”特点的艺术形象。《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一方面的确有着生理和心理病态,是一个受迫害致狂的精神病患者。

孔乙己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封建科举制的殉葬者形象。孔乙己是一个善良而诚恳的知识分子,然而被封建思想所毒害。他从科举的阶梯上跌落下来,又不屑于同劳动者为伍,成为不上不下的“穿长衫而站着喝酒的唯一的人”,因穷而偷,由偷而被打断腿,最后悲惨地被黑暗社会所吞没。

阿Q

《阿Q正传》中的阿Q——中国国民劣根性的典型代表,他的性格是充满着矛盾的。鲁迅后来曾经说过:阿Q“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他是一个被剥削了劳动的很好的农民,质朴,愚蠢,长期以来受到封建主义的影响和毒害,保持着一些合乎“圣经贤传”的思想,也没改变小生产者狭隘守旧的特点。

七斤

《风波》中的七斤——毫无民主主义觉悟的落后农民的典型。他是当地著名的见过世面的“出场人物”,甚至于受到众人尊敬,有“相当的待遇”的。然而他听到皇帝坐龙庭的消息后的垂头丧气,对妻子责骂时的隐忍,迁怒于女儿时的内心郁闷,实际上却显示着他是一个麻木胆怯,愚昧鄙俗的人。

闰土

《故乡》中的闰土——为苦难的生活现实和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碾碎了的农民的典型形象。作者借助于三个对比,透过肖像、衣着、心理、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刻画出前后两个不同时期里闰土的不同形象,展示了中国农民的多灾多难、凄苦悲凉的不幸厄运。

扩展资料:

《呐喊》的创作背景:

20世纪初,中国正遭受世界列强的侵略,国家动乱,人民生活艰苦。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渐渐确立了彻底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政治路线,青年鲁迅则正致力于建构自己的思想启蒙纲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深入人心,青年鲁迅也认识到革命的重要性,并且以各自的语言、各自的表述方式响应革命,随后发生了五四新文化运动。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专制统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鲁迅应邀到南京教育部任职,不久随政府迁到北京。但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各派军阀窃取了革命成果,军阀混战,民不聊生。鲁迅本希望能为教育事业的革新贡献力量,但根本无事可做,内心无比的孤独和苦闷。

1915年9月,《青年杂志》(即《新青年》)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当时《新青年》的编辑钱玄同来向鲁迅约稿。鲁迅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中看到“新世纪的曙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鲁迅受到极大鼓舞。

鲁迅答应了钱玄同的邀请开始写文章,鲁迅对《新青年》的编辑们怀着尊敬与赞赏,又感到他们“或许是感到寂寞”,所以他要“呐喊”,“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又连续写了十几篇短篇小说,1923年鲁迅将1918年至1922年创作的15篇小说辑成《呐喊》,其中《不周山》一篇后收入《故事新编》中。作者鲁迅曾说:“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因而,《呐喊》是听革命前驱的将令的作品,也就是服从于“五四”反帝、反封建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遵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