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贪图享乐,足以致病,贪不得,所以生气。怎样才能在生活中不贪心?

我们要懂得每天观察自己,表现自己,反省自己,看看自己的思想中是否有贪欲。什么是贪婪?你应该得到你不该得到的。这是贪婪,这是爱。我们刚开始学功夫,平时很难反思。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

可以用曾子的《我日三省吾身》,孔子的弟子曾参,一生追求三省吾身。每天晚上睡觉前,他都会反省自己,看看自己一天下来到底想贪什么。如果他有什么,应该赶紧改正。即使事实已经造成,更需要悔过自新,也就是每晚悔过自新一次。慢慢的,你要把功夫用的越来越紧。你可以花两个小时。反正你一坐下,有空就想想自己,脑子里有没有贪。

贪婪中的对象有很多种,比如对金钱、情欲、名利、食物、睡眠的贪婪。所有这些对象都是贪婪的。如果你有这些想法,你应该清理一下。如果实在放不下,就慢慢放下。这就是一有空闲就时刻关注自己的想法。这个功夫用了很久了。两三年后,如果你真的很努力,这两三年内你就能盯住一个想法。如果我的想法是对的还是错的,是对的还是恶的,你就能察觉出来,马上放下。

平时做的就是这种功夫。这就是儒家所说的“抓物致知”,意思是摆脱物欲,斩断你的贪欲。“知”就是观察,运用智慧和正义,凡事遵循天理,而不是人欲。这就是理解事物的功夫。所以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贤,就是从这些日常生活中获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