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二夜的剧情介绍

主角分别为代表白色人种的阿苏及具有中东色彩的阿斯玛,阿苏出生于贵族;阿斯玛则是奶妈珍娜的亲生儿子,情同手足的两人最爱听奶妈所说的仙女故事;然而迈入青少年时期前,阿苏的贵族父亲将他带走,奶妈及阿斯玛只好被迫离开。多年后,成年的阿苏怀抱梦想回到童年生活的地方,旅途中发生意外,却也让他与奶妈及阿斯玛重逢。阿苏与阿斯玛下定决心要去寻找仙女,路途中原是竞争对手的两人,遇到困难后却展现出相互扶持的情谊……

一部很棒的经典故事。

一部期待已久的巨作。

如今可以随时欣赏,随时在线观看。

如果要具体描述一般人对“童话故事”的印象,大体不脱五彩缤纷且天马行空的世界与邪不胜正的美好结局。而所谓“童话”,就是给儿童看的故事,或是所谓的精灵故事(fairy tale);所有的父母都知道,孩子能从阅读童话或听童话故事的过程中获得喜悦,迪士尼电影《天方夜谭》中,Skeeter Bronson的姊姊告诉他,最令她生气的是身为舅舅的Skeeter居然告诉外甥儿女,现实社会没有Happy Ending。而她拜托Skeeter照顾子女的原因,就是希望Skeeter能像他们的父亲那样说床边故事,给孩子一些奇思异想,让孩子拥有美好的童年;而不是提早让他们认识现实社会的残酷。[1]为何童话故事魅力这样大?是什么让童话的读者感到心满意足,填补现实不完美的空白?

以非洲背景为主的动画电影《叽哩咕与女巫》轰动的法国动画巨匠米休欧斯洛(Michel Ocelot),于2006年推出了《一千零二夜》这样一部叫好又叫座,结合2D与3D手法的动画电影。原剧名直译后应是“阿苏与阿斯玛”,在其DVD封面剧照也是阿苏与阿斯玛这一对异国兄弟骑着他们的坐骑。而台湾却翻译成〈一千零二夜〉,显而易见,这是为了与阿拉伯国家著名的《一千零一夜》(天方夜谈)产生联想,表示这是一个充满异国情调的故事,然这个命名同时巧妙连结了一千零一夜里的主轴--一个故事串连一个故事,意即故事中的故事。

《一千零二夜》受到欢迎的原因,无疑由于这是一个充满灿烂与美好的童话故事,不止孩子,大人也可以从电影中获得满足。阿拉伯世界的著名童话《一千零一夜》是闻名遐迩的床边故事,那么与它产生联想的《一千零二夜》展现的是怎样的童话面貌,叙说的是怎样的故事呢?

这篇故事的观点

《一千零一夜》有趣的地方,在于它是由一个故事开始,逐渐衍申众多的故事,一个面临天亮就要被处死的新婚王妃,以说故事的方式吸引国王期待续集,于是得以不死。若要将《一千零二夜》与此故事联想,就不得不注意,到底是谁在说故事?

电影开始在珍娜奶妈的哺乳中,由第三人称视角,跳接到奶妈的视角,观看婴儿阿苏。虽然在此之后皆转换到第三人称视角,还是很明显的感到此时是观众随着珍娜的眼光和经历进行故事。

而剧情的伏笔也是主轴就在此开端,珍娜对两个孩子述说的精灵仙子故事,是贯串整个《一千零二夜》的冒险主轴,此时,视角在珍娜与第三人称之间切换,观者看到珍娜奶妈和两个孩子的互动,以及珍娜眼中天真可爱,从小就互相争夺斗嘴的异国兄弟。珍娜不但是剧情中的说故事者,也是电影的主述者。

但从珍娜角度叙事的模式只持续了七分钟,从阿苏父亲要阿苏自己睡之后,叙述的主权就交给了阿苏。透过特写表情和远景的肢体动作,描述阿苏对父亲教育的不适应与沉默反抗,此时,户外的阿斯玛是观察者,他与观众分站两端,一同看着阿苏的无奈。

阿苏长大以后,虽然仍是第三人称视角,但故事主线随着阿苏进行,有时还有阿苏的第一人称话语,例如当阿苏明白这些使用“奶妈的语言”的人们认为蓝眼睛是种诅咒时,阿苏产生了独白:“真是个丑陋的世界,我再也不要睁开眼睛了,从现在开始,我是一个瞎子。”

由此开始,主述者成为闭上眼睛的瞎子,因为这是电影而非小说,不能透过文字描述主述者的内心画面,镜头再也无法切换到主述者的视角,是以第三人称全知视点,成为固定的视角。

但故事的主轴仍然环绕阿苏,镜头把画面宛如剧场舞台般呈现,主角不是由左而右前进,就是维持在镜头正中央。,固定的视角,帮助观众与主角维持等距,一面能由视觉的中心注意到角色进行的对话,一面能全知的观察场景,而导演也透过这一段行走的过程,充分展现他想表述的阿拉伯文化元素,此时,剧情的话语叙述者虽然是卡布,真正的叙述者,却是导演。

虽然阿苏在遇见珍娜之后,恢复了正常的视力,但视角不再回到单一的人物身上,由于主要角色的增加,卡布、珍娜、阿斯玛、公主等,镜头的切换一直维持在第三人称全知观点,也就是导演的叙事了。

此后,阿苏与阿斯玛的冒险旅程展开,奇幻的故事也由说故事者的口中真实化,鲜明的展现在镜头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