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是批判谁和谁的观点?
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是批判拉萨尔主义的观点。
释义: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在晚年写的一部伟大著作,是国际***产主义运动的一部纲领性文献。它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纲领同机会主义的反动纲领的尖锐对立。
概述:
1875年,德国工人运动中的两派,爱森纳赫派和拉萨尔派达成合并的协议。在制定统一的新党纲时,爱森纳赫派的领导人在协商中作了无原则的协妥,把一些拉萨尔主义的错误观点写进纲领草案中。马克思认为,原则性纲领是在全世界面前树立起一些可供人们用以判定党的运动水平的界碑,决不能降低党的理论水平,用原则来做交易。他写了《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随函寄给爱森纳赫派的领导威·白拉克等人。这就是后来以《哥达纲领批判》著称的文献。
主要内容:
《哥达纲领批判》没有对***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作具体分析,不过它既已说明了***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也就为高级阶段和第一阶段的区分划清了界限。这部著作在批判《哥达纲领》草案关于超阶级国家的极端庸俗和反科学的观点时,彻底揭露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指出,在不同的文明国度中的不同的国家,不管它们的形式如何纷繁,却有一个***同点:它们都建筑在资本主义多少已经发展了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基础上,都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指望通过这种国家的帮助,和平地实现社会主义,只能是一种幻想。宣扬这类对国家的忠顺信仰,或者对民主奇迹的信仰,是背离社会主义的对奇迹信仰的妥协。它强调指出,无产阶级要进行巨大的革命的社会改造,以实现从资本主义社会向***产主义社会过渡,就必须摧毁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