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荒野求生书籍

亚洲探险之旅系列:

《帕米尔历险记》

《勇闯无人区》

《荒原的召唤》

《丝路探险记》

《死城之旅》

《彝藏禁行区》:这六本书刚买不久,全没看;是外国探险家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中国西部探险经历。

中国科学探险丛书:

《羌塘无人区探秘记》:当年科考前辈的故事,作为西藏地理史,值得一看。

《青藏高原二万里》:当年科考前辈的故事,作为西藏地理史,值得一看。

《高山探险》:中国登山前辈、五十年代苏联高加索登山教练学校毕业的周正老先生的著作。记述诚实,作为中国登山史资料,值得一读。

《沙漠探险》:中国探险前辈之作,值得一读。

洋人眼中的西藏译丛:《德西迪利西藏行记》:外国探险家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中国西部探险经历。买了些日子了,尚未拜读。

发现西藏书系:关于西藏的名著:《发现西藏》:外国探险家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中国西部探险经历。买了些日子了,尚未拜读。

马丽华走过西藏系列:

《走过西藏》:马大姐最有名、也是最有内容的著作,今年是马大姐入藏三十周年。从文化的角度,书中有感受,值得拜读。

《西藏之旅》:马大姐《走过西藏》的后续作品。

《青藏苍茫》:五十年青藏科考史,缅怀先辈,了解高原,值得拜读。

《藏东红山脉》:马大姐新作,藏东历行记。刚买,尚未读。

《西藏文化旅人》:在西藏漂泊的艺术家们的介绍。刚买,尚未读。

《天路历程》:其实这本书算不得户外类,它是英国早年基督徒约翰班扬的名作,以寓言的方式讲述投奔主的怀抱的旅途艰险,完全是宗教信仰方面的思想路程。不过考虑到坚持理念方面的过程是类似的,所以也算在内,希望大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的接受。

西域探险考察大系:《丝绸之路》:斯文赫定在中国的最后一次西部旅行,时值三十年代,风雨飘摇,作者对中国有深厚感情,行文之中,颇有落幕之感,喜欢斯文赫定的朋友可以一读。

 《亚洲腹地旅行记》:无论是斯文赫定还是本书,在中国西部探险、考察历史上都是抹不去的一页,世纪精品,建议精读。

《南行记》:老作家艾芜先生在二、三十年代流浪祖国南部、东南亚一带的故事,读后仿佛沉浸在那个混乱、痛苦、暗无天日的时代,苦难中国的一个切片。

《乘小猎犬号环球航行》:达尔文那一次环球航行,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旅行,进化论作为划时代的思想,使达尔文和伽利略并列,成为人类现代文明大家。刚买,尚未读。

《马来群岛自然科学考察记》:和达尔文一起发表进化论的华莱士,很少被提及,但是绝非无能之辈,有些被不公平的遗忘了。刚买,尚未读。

《201天生死无人区》:不是很高明的作品,觉得值得看。刚买,尚未读。

《风、沙与星星》:圣埃克苏佩里的名作,“我走过的路,连野兽也难以通过。”可惜被翻译糟蹋了。

《鲁滨逊漂流记》:虽然是文学作品,但是书中的开拓、探险精神,成为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户外精神宣传作品,故值得一读再读。

《北极精灵》:一个爱斯基摩女子的传奇,同行的四位探险队员先后殉难,二十出头没见过世面的爱斯基摩女子却勇敢地坚持下来,“英雄?我不知道。但是只要能活下来,我就不会放弃。”

《格列夫游记》:大概赞同这部书算户外的朋友不多,但是我们从小就知道大人国、小人国,奇妙的旅行,神秘的远方,本书在启迪心灵方面功劳不小。

《生命在藏北》:当年科考队员的自述,第一手资料,值得一看。

漂泊者之旅:《走进墨脱》:墨脱作为雅江大峡谷的标志,已被赋予了过多的内容。本书值得一看。

《余纯顺孤身徒步走西藏》:不论是否喜欢余纯顺、对他持什么态度,都不能不承认他对中国户外探险界的意义,在余大侠倒下的地方远眺,身后隐约起伏的是更多的后继者。

《踏上地球之巅》:记述当年中国登山队的珠峰故事,值得了解。

《独腿孤身闯中国》:孟向东,一个残疾人,为了看看世界,孤身在全国游荡,这是什么样的精神?这就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好奇心。

《南极历险/北极历险》:老一辈科学工作者,当年的南北极经历,不算探险,也有一看之处。

《秦大河横穿南极日记》:这是冰川学家秦大河在八十年代参加六人探险队,横穿南极大陆的故事,很值得一看。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著名的珠峰山难亲身经历者,颇有思考之处的故事。“人们在悲剧中扮演着角色是因为他们不相信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悲剧,但悲剧却真的在文明世界里发生了.”

《世界上最糟糕的旅行》:将近一百年前斯科特南极点考察队的故事,永远是探险史上的痛苦之处。在这本书中,可以看到什么是艰苦,什么是意志,人类的极限在哪里?在我们的心里。翻译此书的人是垃圾!连书名都不会译!明明是《世界上最艰难的旅行》。

《罗布泊之谜》:毕业论文是罗布泊变迁史,所以一个研究生就和罗布泊结下了不解之缘。

《魂系罗布泊》:一个笨娘们儿参加前几年那次北京组织的横穿罗布泊活动。纯粹的垃圾,读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崔健《农村包围城市》的歌词:“世界上有两件事最容易,一个是吹牛一个是写字儿……”

《千古之谜》:西部前辈杨镰先生的大作,虽然是小说,但是其中蕴含的西部内容,不是随便找个作家就能写出来的。值得再读。

《消失的地平线》:国际上最著名的讲述香巴拉秘境的作品了,即使当作任务,也得看一遍。

《生存手册》:大名鼎鼎的英国空中特勤团教官约翰怀斯曼的大作,不是户外必备也差不多。

《强身手册》:约翰怀斯曼的后续作品,如何锻炼身体,如何增强自己的能力,与前作互为补充。

《登山圣经》:地球人都知道。

《绝境求生术》:普通宣传知识的薄本子,有用处。旅行不只是行动,更深层的是思想,是心灵的进步。武装头脑更能促进能力提高。作为一种文化,如果只是到处走走,喊两嗓子,和车把式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