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沈从文小说《沙沙》的几个问题

一个。萧萧写于1929,原载《小说月报》(第21卷,第1号)。当时,沈从文从湘西来到上海,对现代物质文明影响下的都市人的人性异化感到失望,试图以体现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社会理想的“湘西世界”来抵抗现代物质文明对人的生命的异化和人性的扭曲。《沙沙》描写的是湘西农村小夫娶大妻的俗风,沈从文却把这种原本痛苦而不合理的关系写得非常和谐而亲切。晓晓十二岁时嫁给了大她三岁的老公,每天哄他睡觉,帮他洗尿布。随着她逐渐成熟,她难免会感到孤独。在家长工花狗的情歌激起了她的青春欲望,让她迷茫怀孕,而花狗却跑了。根据当地的规则,等待肖骁的命运是被卖掉或者淹死在一个下沉的池塘里。但沈从文却用一种回避的方式粉饰了这种习俗:对于没有读过《子曰》的善良乡下人,一切从实际出发,采取静观其变的态度,不顾儒家的贞节伦理。所以,萧萧既没有被淹没,也没有被卖掉,而是被留了下来。肖骁生下一个大头大眼睛的男孩后,全家都很高兴。“大家把母女俩照顾得好好的,按规矩吃了蒸鸡和米酒补血,烧纸感谢上苍。”后来,她嫁给了丈夫,生下了毛毛,过上了自然自足的生活。作为一种“美好、健康、自然、不违背人性”的湘西社会观念,这种超越世俗观念的社会观念,相对于城市文明乃至传统道德对人的肉体欲望的极度压抑和虚伪的贞节观念,无疑是健全人性的代表。在这里,沈从文以性为焦点审视社会生活,旨在与都市世界中虚伪的两性关系形成鲜明对比,从而获得文化优越感。

两个。《沙沙》是沈从文湘西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在表现方式上,多种对比交替使用,有力地表现了沈从文对“生命形式”和“人性”的不断追求。人性的矛盾和无奈,在对比中真实地显露出来。

三个。小说主要通过肖骁命运发展的三个阶段以及影响肖骁命运发展的人性与制度的矛盾冲突来论述这一主题,以此来歌颂人性与人情的胜利。

揭示了意外和变量并不能改变整个生命周期的自然规律。

四个。作为一部小说,萧萧是不一样的。它的重点不是冲突、矛盾和随之而来的高潮。它描写的是人性,以宽容的态度,冷静的笔触,舒缓的情节,却又丰富微妙的细节——这体现了一个艺术家的情怀,本身就能突破一些固有的思想壁垒,带给人新的启示。在《沙沙》中,正在耕作的庄子能闻到草料的香味,听到山歌的歌唱。农民的生活艰辛而狭隘,却有着朴素的生命力。沈从文用“沙沙”谱写了一首田园诗。虽然曲调中也有痛苦和疑惑,但总体上是清晰而美好的,回荡在湘西这片自然的土地上。

我们知道,对湘西完美人性的思考和表达是沈从文小说的又一显著特色。《边城》所表达的“美丽自然”的人性思想在作品中反复体现。《沙沙》描述了一个童养媳的生活,一个像山野春风的杂草一样顽强生长的生活。不同于在婆媳关系的复杂中表现童养媳命运的作品,它用大量的笔墨描绘风俗,在人物命运与风俗场景之间进行精细的结构处理,跌宕起伏,笔触生动活泼,形成了一幅社会风俗背景浓厚的人物画。为了表达完美人性的理想,作者以青年男女的爱情为切入点和中心话题。在萧萧中,作者安排了大团圆的结局,肯定了自我决定和自然之爱,表明了“上帝即自然”的思想。然而,由于缺乏现代理性,他们无法摆脱自己的悲剧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