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米泡几个小时最佳

粽子米泡3到4个小时最佳。

包粽子的米最佳浸泡时间为三个小时到四个小时之间,米和水的比例为一比二,浸泡水温30度左右。这样泡出来的米,做成粽子色泽洁白、有光泽,具有粽子特有的香气,口感黏度适中,精而不烂。

一般情况下,糯米越泡会越黏,包的粽子越好吃。换句话说,只要泡米的方法正确,包粽子的米泡越久越好。因此,包粽子的糯米至少要泡3个小时左右,当然泡上4个小时也是可以的。正确的做法是用清水浸没糯米,每天换2到3次水,浸泡几天后再包粽子即可。

包粽子的步骤如下:

材料准备:糯米、鲜肉、粽叶、酱油、姜片、白酒、盐、鸡精、纱线、盆、锅、盘子等。

1、鲜肉洗净切块,放酱油、姜片、白酒、盐、鸡精腌制。

2、糯米洗净放酱油、盐、鸡精搅拌均匀。

3、粽叶清洗干净。

4、把三片粽叶粘一块的大粽叶向内卷。

5、一层糯米、一层肉,最后放一层糯米。

6、粽叶向前拉,开口处朝左边,把多余的粽叶用指甲掐断。

7、找一片小一点的粽叶当插片。

8、把刚才包好的粽子反过来,翘起来的粽叶朝着自己,开口向上。

9、翘着的粽叶向外折裹住粽子下面那个最尖的角。

10、提拉上来的粽叶从粽子顶上绕过来。

11、抓住包好的粽子用纱线在粽子顶上绕一圈打结。

12、最后煮5个小时即可出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