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人得了癌症坐了十年绿皮火车还幸运的“重生”是怎么回事?

在大多数30岁以上的中国人的记忆中,总有一段与绿皮火车有关的记忆。

49岁的钱海峰是江苏无锡一家酒店的普通电工,他用了近10年的时间拍摄了中国的绿皮火车。他的作品《绿皮火车》曾获摄影奖。最近,他的故事被拍成了视频。仅发布半小时,点击量就已超过65438+万,目前总点击量超过百万。

“可能是因为有* * *声吧。”钱海峰说,观众以前坐火车,上学,上班,睡过道,睡行李...

他说,每个坐过绿皮火车的人,都会有一段属于自己的记忆。

“说起《绿皮火车》对我的影响,说实话,真的没什么。我仍然工作和拍照。如果说有什么改变的话,那就是更多的接受媒体的采访。”钱海峰笑着说。

49岁的钱海峰是江苏无锡人,说普通话带有地方口音。

2000年,他患上了鼻咽癌。2005年,通过积极治疗,鼻咽癌没有复发,钱海峰终于活了下来。

“就像医生说的,你不用看那些治愈率。对于个人来说,只有两种结果,一个是生,一个是死。”钱海峰说自己很幸运。

开始“独自行走”

65438到0987,钱海峰高中毕业后去无锡宾馆做电工,月薪200元,在当时是人人羡慕的。在旅馆里,他可以看到许多英语纪录片。

“我拿起相机,一个人走着,坐火车或者拍当地的民俗风情。我本来是要拍人的,不仅仅是看风景。我现在想想,和我看过的纪录片有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说。

2005年,经过五年的治疗,他什么都解脱了,攒钱也没用了。万一癌症复发,再多的钱也活不了。还不如把这钱花在他的爱好上——“去很远的地方看看”。

因此,他成了一个孤独的背包客。“一个人走不是一个人走,而是一个人走,没有约束,没有目的地,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2006年,钱海峰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西藏之旅。“那时候,我真的很想洗心革面。现在我想去西藏。”他回忆说,当他看到布达拉宫、纳木错和唐古拉时,他仍然非常激动。因为这些都是地理书上的东西,看得这么近,简直无法形容。

结果他一回来就觉得头晕。“然后我以为又结束了。”

经过全身检查,医生告诉他这是正常反应,休息几天就好了。但医生也“警告”他:“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的你,不能去这么高海拔的地区。你绝望了,那个地方不是你去的地方。”

2007年,他想再次访问新疆,但有些地方海拔超过4000米。为了安全起见,他把去高海拔地区的旅行放在了最后。“那一次回来没有回应,我就决定要在中国的土地上撒下我的足迹。”

一般情况下,钱海峰的行程比较随意,但绝对不会跟团。“跟团的成本比较高。去西藏可能要花一万块。我去三四千元可能就够了。”

钱海峰说,能坐班车就坐班车。没有班车的时候,他会把车停下来坐一坐。他也选择最经济的酒店住宿,住在没有酒店的村民家里。

绿色列车

2008年之前,钱海峰尝试过一个人走在路上,但并没有把重心放在绿皮火车上。在他眼里,“绿皮火车只是一种独自承载自身的交通工具。”

直到在火车上看到王富春的作品《中国人》,他才被感动。“绿皮火车几乎是我独自行走的主要交通工具。我觉得我可以自己试试,把绿皮火车里面的小社会拍下来。”

由此,2008年钱海峰的第一部作品《绿皮火车》开拍。

在摄影圈,人们评价他的《绿皮火车》时说:“钱海峰很聪明。高铁开通那年他就开始拍绿皮火车了。”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京津间高铁通车。

“事实上,这只是一个巧合。我真的没有想过这个时间点。”钱海峰笑着说,当他觉得自己可以“拍拍绿皮火车”的时候,他并没有刻意去拍绿皮火车,而是在去“远眺”的路上,在车上记录下自己感兴趣的画面。

到2010,沪宁城际高铁、南京到上海不再有绿皮列车。钱海峰曾经在论坛里贴出一张“绿皮火车”的图片。他同意后,由当地媒体刊登在纸媒上。“我觉得我这张照片还是有意义的。”

“那时候虽然高铁时代的步伐在加快,但是绿皮火车还是挺多的。”他说。

到2012,当他打算再次前往贵阳时,发现上海南至贵阳的绿皮列车已经停运。“我当时就觉得,中国该走的地方已经差不多了,但是绿皮火车很快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了。”此后,他的行程调整为乘坐绿皮火车。

真正的“小社会”

在网络评论中,网民对绿皮火车的刻板印象是“脏乱”“拥挤”。

钱海峰也这么认为。这是绿皮火车的真实场景。“不是文艺青年感觉的那种绿皮火车。真正的绿皮火车是一种装备很差、很乱的交通工具,但却很热闹、很现实。”

随着社会的进步,近几年钱海峰再去拍春运突击的时候,发现车的内饰明显比过去好了很多。一些90后也把垃圾包起来,装进塑料袋或扔进垃圾桶。

但是一定有很多所谓的不文明的场景。他说,如果火车很拥挤,车厢里的气味真的很难闻。虽然他的鼻子不好,但他仍然能闻到一切。“在拥挤的火车上,一些女孩去厕所,捂着鼻子。我也拍过这些细节。”

钱海峰曾拍摄过棉农返乡的绿皮火车。你的脚抬起来之后,你要让别人移动位置,你的脚才能放下来。“几乎所有的空间都挤满了人,我也是,直接坐在垃圾堆上。”因为车上太挤了,乘客根本没法走动,也没法把垃圾扔进垃圾桶,这是当时的环境造成的。

另外,在绿皮火车上,如果脚一直不动,就会水肿。“我曾经拍过一张照片。那是2013,成都到上海的绿皮火车。因为春运赶,原来的硬卧改成了硬座,最高一层改成了行李架。那个年轻人只是蜷缩在行李架上,伸不开腿。非常不舒服。只有到了车站,他才能把脚伸出窗外,踢踢腿。”

你自己的“影子”

“我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工。我和他们一样。”钱海峰说,他总是以“平视”的姿态拍摄绿皮火车上的人和事,记录别人和自己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如果你被一个过着精致生活的摄影师拍到,估计你也拍不出那种感觉。”

站久了对谁都会吃不消。他说,在白天,一些年轻人可能会羞于坐在地上。但是,时间长了,年轻人也会坐下来。“如果你身体透支了,你不会认为这是不文明的。”

钱海峰说,在拍摄的时候,他其实和那些照片里的人有类似的经历。“你看到它们躺在桌子底下和座位底下。其实我能从这些照片里看到自己的影子。我也是躺在过道里,躺在座位下面。我也吃有杯泡面,吃最便宜的盒饭。”

钱海峰告诉记者,因为酒店有淡季和旺季之分,所以他经常在旺季加班,淡季出去“长途旅行”。钱海峰的旅行是随机的,他的拍摄也是随机的。“我不用拍任何东西,也不用去任何地方。”

正是这种碰巧的“随机性”,让他捕捉到了旅行中更“精彩”的地方。

照片证人?美丽的爱情

这几年,为了拍摄一段最后的绿皮火车,钱海峰会和同事们换班。

当他知道漠河到沈阳的绿皮火车要退役了,他马上和同事一起转车到漠河。“我还拍了北京到张家口、汉口到威海、深圳到信阳、深圳到温州的最后一趟绿皮车。不拍就没有了。”

钱海峰说他不会坐高铁去拍。“以我现在的收入,根本支撑不了我走路就停了。”他笑着说,也许那时候,他会选择在家里看照片,回忆自己在绿皮火车上的故事。

旅途中,钱海峰经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故事”。他回忆说,2014年,在Xi安的一辆绿皮火车上,他身边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因为男孩在Xi安上大学,也是“驴友”,两人聊得挺好,互留了QQ。后来钱海峰还拍了他和旁边女孩的照片。

两年后,男孩突然在QQ上给他留言“你还记得我吗?我在Xi安的火车上坐在你旁边,那里不是有一个女孩吗?她现在是我的女朋友。那天晚上是我和女朋友第一次见面。我记得你拍了一张照片。你还留着吗?"

“还在。”然后,钱海峰把照片发给了那个男孩。

他说他也偶然拍到了这样一个故事。“虽然只是一张普通的照片,但对他们来说太珍贵了。记录了他们的第一次相识。”他说等男生女生结婚了,他会把这张照片放大给他们。

“绿皮火车里也有精彩的故事,就像小说里一样。”钱海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