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愿清单:你看到未来的自己了吗?

死亡对于电影来说永远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但是在生活中,老年人可能想的更多,年轻人真的没有心思去想这些“不切实际”的问题。唯一的解释,我觉得周说得很好:我们随意地活着,懒得去深入思考我们身边的事情,比如哲学。死亡也是人生哲学的一部分,电影中引用了蒙田的名言,活着就是死。事实上,真正的意义可能被解释为只有一个生命可以死去,活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因为生命不等于呼吸,生命就是活动。既然是活动,就不应该简单的像呼吸一样。这个价值,说的好听点,就是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比如“弗里曼”想当历史教授,却只能成为机械师。这是一个永久的遗憾,但遗愿清单的完成或多或少弥补了它。这样的生活对自己来说也许是满足的。

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列一份“遗愿清单”,或者或许更恰当地说,可以称之为“生活照”,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并不总是面对死亡,我们活在当下,活在现实中而不是电影中。说白了,对于那些还有理想和激情的人来说,规划自己的事业和人生就是最实际的行动,用影像和文字记录生活,用眼睛和心灵发现生活,用双手和脚步创造生活。最后,

在整部影片中,也给人两种感觉,悲伤和喜悦,但却是一种夹杂着崇高和信仰的喜悦。以“可笑”(因片中主角做出的具体行为与现实的反差)的形式,感受生活美的内容和目的。虽然时光飞逝,但终究是美好的,像照片里的人,那种自信,气质,智慧,美好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