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年收入30万,不考虑摆摊的父亲。为什么大家得知原因后都责怪老人?
老王的美食小屋在樊城步行街开了快十年了。
不到6平米的铁小屋仿佛被施了魔法,不仅能制作各种冰淇淋、奶茶,还有老王自己做的美式热狗、汉堡、炸鸡、韩式炒年糕,还有他研发的中式春卷肉...
一个人生活的老王,对这个店倾注了全部心血,节假日一年四季,风雨无阻。
他不敢让自己停下来。只有忙起来,才能暂时摆脱那些不开心的回忆。
老王早年厨艺不错,东西卖得便宜,生意一直不错。
而老王卖东西全凭脾气,遇到一个又馋又没钱的乞丐,他就乐了。他不仅不接受别人的钱,还白送几种食物。
一次,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他们的儿子来购物。
小男孩路过美食屋,闻到了炸鸡的味道,就嚷嚷着要炸鸡。可我刚买了炸鸡,小男孩又盯着奶茶了。
他妈死活不同意,板着脸说:“我没告诉你吗?”只能买一样的!"
无论儿子怎么哭,母亲都不会放手。在寒冷的天气里,小男孩哭得满脸都是鼻涕。
老王不忍心看孩子哭,赶紧调了一杯热奶茶递给孩子。“小伙子,别哭了,爷爷会给你买饮料的!没钱。”
小男孩的妈妈把奶茶拍了回去。“我不是担心钱,而是不想让他多吃垃圾食品!”"
这可让老王不高兴了。“谁的东西是垃圾食品?我的奶茶是鲜奶和真茶做的,喝了还能美!”
老王绕过铁皮屋,坚持把奶茶送到男孩怀里。
这个女人非常生气。“你生病了吗,老头?这是我儿子还是你儿子?”
不远处,男孩的父亲正坐在一辆宝马里。
他看见一个脏兮兮的高个子老人,在大路上追着他的妻子和孩子,他打开车门走了出来。一边走,他还一边生气地用手点着老王。“你在做什么?!"
“老人生病了!”女人看到自己的男人来了,更有气势。
“谁骂你了?!有多少臭钱是惊人的?这是我请孩子们吃的!”
三个人哭着推搡在一起,围观的人看不懂这场闹剧。本来就不宽敞的步行街,在这里卡住了,变得拥挤不堪。
不过小男孩适时的接过老王手里的奶茶,站在旁边津津有味的喝了起来。
直到步行街的保安跑过来,才将三人拉开。老王的棉袄领子皱皱巴巴的,歪在胳膊上。
这不是他第一次惹麻烦了。保安早就习惯了。
看着夫妻俩出门骂骂咧咧的拽着孩子的胳膊,保安队长拍了拍老王的肩膀。“我说,老头,我什么时候才能接受我的脾气?”白送东西也会让人被狠狠地揍一顿。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
老王没有理会保安队长的调侃,而是冲着那个频频转身的小男孩做了个鬼脸。
老王是个坏脾气。所以他虽然在步行街混了很多年,但也没交到什么朋友。
2
20118十月底,北方小城樊城下了一场暴雨。
在这极寒的天气里,街上几乎没有什么人,步行街上的很多铁皮房都没有开门,只有“老王的美食小屋”依然灯火通明。
这一整天,他的顾客都是对面商场的几个年轻女员工。
那些小女孩喜欢吃他的烤冷面和中国春卷。午饭和晚饭的时候,他们派了一个代表给老王做饭。每人五块钱,吃饱了,赶上老王济民,还要送他们一杯红枣姜茶。
晚上9点,老王准备拉卷帘门。
通常,他至少营业到11点,但在这个下雨天,没有顾客,铁皮房子漏风,大雨倾盆。他真的受不了寒冷。他脚上的两只棉拖鞋已经湿了,一双大脚冻成了冰块。
早点回家,开一瓶酒,煮一锅热粥,是老王给自己的假期。
卷帘门开了一半,他感觉有东西在咬他的裤腿,下意识地踢了一脚。
“呜呜呜”,一块滚烫的肉滚到一边。
回头一看,是一只大金毛,前腿流着血。
雨水把它的黄头发变成了一绺,紧贴在它的头上。尖尖的脑瓜子看起来很搞笑,前腿好像被什么东西抓破了,血淋淋的。
金毛湿润的眼睛看着老王。刚才老王脚不轻,又受伤了。此时,他躺在地上,看起来像一个垂死的人。
老王的心软了
当他年轻的时候,他喜欢宠物狗。当民兵时,他还训练了两只警犬。但是,自从妻子去世后,他自己照顾自己就没养过狗。
在这个初冬的雨天,上帝让他遇到了这么一件可怜的事。如果他不在乎,它就会被这场大雨淹没,对吗?
犹豫片刻,老王把金毛挪到了电动车的大踏板上。
怕狗摔着,他还用破秋裤把狗裹了几下。狗很听话,不动。
经历了这场磨难之后,他被雨淋得浑身湿透。
把狗带回家,老王用破棉裤给狗做了个窝,用碘伏清洗了受伤的狗腿,撒了点云南白药,包扎好。
去宠物医院,他没有精力,也不想花这笔钱。
老王对医院有偏见。即使生病,他也只是在小诊所买些药凑合着吃,也是选最便宜的。
“老伙计,能不能活下来就看你的运气了。”睡觉前,老王摸摸狗的头,为它祈祷。
三
第二天早上,老王感到头晕。
他发高烧。
医院肯定是不去了。独子已经和他断绝关系,逢年过节也不打电话。
老王粲只振作精神,熬了一锅粥,甚至强迫自己喝了两碗。又吃了两片过期感冒药,躺在床上盖着被子出汗。
他有气无力地昏过去了。
迷迷糊糊中,老王听到了金毛的呼噜声。当我再次睁开眼睛时,窗外已是黄昏,城市的霓虹开始流光溢彩。
他刚刚想起是时候给狗弄点吃的了。
于是,我又艰难地爬起来,用电饭锅热了粥,自己喝了一碗,又给狗端了一碗。
* * *这几天,老王给金毛起了一个很女性化的名字,叫“佳惠”。
佳惠是个贱人。
老王觉得嘉辉很有人情味。
在他生病虚弱的时候,佳惠懂得帮他穿拖鞋,把扔在地上的废纸放进垃圾桶。
佳惠也表现出了惊人的活力。只休息了三天,她就能拖着她那条瘸腿在屋里走来走去了。
最神奇的是,他溜达的时候,知道把脚步轻轻放下,好像生怕打扰老王的睡眠。
四
老王在家躺了整整一周,烧退了。
病一好,又要开店,只好把嘉惠锁在屋里。
临走时,他摸了摸佳惠的头,对他说:“老伙计,你在家等着,晚上我给你带好吃的来。”
佳惠舔了舔他的手,好像听懂了。
前两天回来的时候,除了地板上有一些狗屎和尿的痕迹,家里还是一片直板。
第三天太可怕了。
卫生纸,烂袜子,拖把上的布条...混着狗毛,嘉辉撕了一地,家里好像被洗劫过,满屋都是狗的味道。
老王在外面忙了一天,回到家恨不得睡着。他哪里有力气打扫?
他的急性子又上来了,一脚踢在佳惠的肚子上。
佳惠吃了一惊,大叫一声,缩在了床角。
看着它的样子,老王的心又软了,叹了口气,蹲在地上捡起来。
佳慧见主人冷下来了,立刻摇着尾巴贴在主人的头发后面,舌头“哈哈哈哈哈哈”地伸着,一脸傻样。
老王笑了。
其实家里有这么热的东西也挺好的。
第四天早上,老王出门,佳惠把头埋在门缝里,不让他关门。
老王明明白,嘉辉是想跟着他出去。
他叹了口气。“嗯,带着就好。”反正一个孤独的老人是不怕做任何让人侧目的事情的。
结果在主干道上出现了这样的一幕——一个又高又瘦的老人弓着背,骑着一辆老式的大踏板电动车,一条瘸腿狗在后面追。
佳惠伸着舌头,嘴里“呼哧呼哧”地喷着热气,狗尾巴高高地竖着,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
这新鲜的一幕引得行人侧目。
几个年轻人甚至吹起了口哨。
老王不自觉地抬起脖子,感觉浑身充满了能量。
到了店里,佳惠累得只能喘口气,但还是紧紧抱住老王。
早上客人不多,老王剥了两根香肠放在白瓷碗里,给了佳惠。
嘉惠吃饱了就在老王脚边窝成一圈,湿漉漉的黑眼睛灵动。
老王忍不住抚摸着自己的瘸腿,叹息道:“老伙计,你的腿瘸了。这辈子恐怕很难找到好伴侣了……”他的语气仿佛和一个老朋友漫无边际,“不过没关系,我不介意,我给你养老送终……”
五
以前业务不忙的时候,老王喜欢用手机看新闻。
现在,老王抽时间训练狗。
他当兵时学会了训狗的技能。做汉堡剩下的鸡骨头,做肉卷剩下的肉末,都是他犒劳嘉辉的好食材。
“佳惠,坐下!”老王站在商店前面,像个士兵一样喝酒。
“佳惠,躺下!”老王伸出胳膊,做了一个整齐的手势。
“佳惠,握手吧!”佳惠抬起她瘸着的前腿,和老王握了握手。
很快,老王就成了步行街业主们羡慕的对象。因为,他一驯服狗,街上的行人必然会去他店里围观。
因为一只狗,小吃店的生意火爆到忙不过来。这是老王没有想到的。
后来,他干脆雇了一个帮手。这样,你再训练狗的时候,就不会耽误你的生意了。
佳惠很聪明。仅仅两个月后,她学会了握手和拿起饮料瓶。
它成了步行街上的明星狗,那些逛街的小情侣和小朋友最喜欢逗它了。
他们像老王一样大喊:“佳惠,握手!”“嘉惠前脚一抬,他们就拍手跳起来,比中了彩票还高兴。
有小朋友来买老王的汉堡,一口也没吃,就转手喂给佳惠了。
短短几个月,佳惠胖得像被气炸了一样。
也有很多养狗人来找老王咨询养狗经验。
每次老王都笑着说:“有什么秘诀吗?你把它当人养,它自然是人!”
狗主人很不满意,觉得老王在故弄玄虚。
是的,他们真的很难想象一个独居老人的生活。
其实老王说的是实话。对他来说,佳惠不仅仅是宠物,更是伙伴和朋友。
他每天和佳惠一起吃饭睡觉;平时他从来不用狗链,嘉辉走到哪里都跟着他;他有道理,也没人讲,也讲给嘉惠听。
以这种方式养狗,更不用说作为人类,对佳惠来说几乎是完美的。
每天晚上,忙碌了一天的老王回到家,坐在昏暗的灯光下,一个人默默喝着一小杯酒。嘉辉静静的蹲在他脚边,不吵不闹,看着他,只有两只黑眼睛闪着光,湿湿的。
那一刻,老王真的觉得嘉辉不是狗。
是一个不会说话的人。
家惠心里所有的痛,他都知道。
六
老王没想到,记者也来采访他了。
先是本市一个微信官方账号的餐馆老板来给佳惠拍照,并写文章说本市一个不起眼的小吃店里有一只会捡垃圾的魔狗。
然后,一个网络小名人,一个视频制作人,发了一个“佳惠”和客户握手,帮老王捡塑料瓶的小视频到他的个人账户上。短短几天,视频点击量居然破30万。
两天后,樊城日报的记者来采访。
记者的采访更专业,因为他们总想挖掘出背后的故事。
他们甚至想知道老王为什么要开小吃店,早年做什么,家里还有谁,为什么一直一个人生活。
老王支支吾吾,不想说什么。
记者向老王承诺,报纸刊登后,电视台会跟进采访。他们会让老王和佳慧成为一个小镇的网络名人,以后赚钱也是分分钟的事。
老王知道记者没有吹牛,他已经尝到了一些这种甜头。
但他还是不想接受采访。
他并不反对钱,他只是担心他会为他的儿子惹上麻烦。
老王客气地把记者送走了。
可惜人缘好,物是人非。
几天后,报告发出来了。
报社记者不知道去哪里找答案。老王的儿子在本市某知名国企做中层管理,年薪30多万。文章痛批老王的儿子有房有车,却让年过六旬的父亲靠卖零食为生。
文章被转发到这个城市的论坛。因为“嘉惠”之前积累的名气,文章迅速疯传全网。(小说名:《老王和他的狗》,戚其曼著。来自:每天看一些故事,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