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八王在议政的时候,如果老三没有出现,雍正会有办法处理吗?
正处于议八王时期的雍正,年纪有点大了。面对以老八尹贵为首的几个旗主,以及负责首都防务的龙克多的逼宫,老皇帝有些不知所措。最后因为老三黄天祥的突然介入,雍正帝才得以转危为安。本文不讨论史实,只以雍正朝电视剧为模板进行分析。面对八大天王的讨论,雍正真的只是一个成功的玩家吗?
八王之议前夕
老八阴错在雍正王朝一直是个不安分的人。难怪康熙在世的时候,他是最有力的皇位候选人之一,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他的第四个儿子胤禛(雍正)最后还是占了便宜。事实上,胤禛做了皇帝之后,对兄弟们还算不错,尤其是老八,他能够参与朝廷诉讼,也是雍正朝军务尚书的一员。可惜八皇不满意。也许他们这辈子都没机会当皇帝了,但他们也不想让雍正好过。
在讨论八王之事的前夕,老八阴逵与关外旗主太子的频繁互动,已经惊动了本来就病重的老十三黄天骏。面对黄宏发的警告,雍正说“让他干也翻不了天”“如果脓包早晚得挤”...雍正对不安分的老八早有准备。
八大领主的力量
清朝君主没有兵权,老八阴一敢发动八王之议主要得益于他身边两种人的支持,一种是负责首都防务的龙克多,一种是关外四旗君主。先说隆科多,他虽然负责帝都的防务,但未必能对雍正构成威胁,更不用说调整清朝的制度了。当初年羹尧那么牛,被雍正轻易拿下,赶紧支持岳钟琪。这个接替年羹尧的岳钟琪,是雍正放在年羹尧身边的棋子。
即便如此对于年羹尧来说,一个人怎么可能负责京城这么重要的地方?如果隆科多敢有什么变动,他身边的人可能会杀了他,为雍正邀功。当然,隆科多没事的原因是雍正有自己的打算。况且,所谓的旗主王爷,不过只有四千大军而已。京师之外的凤台营和西山瑞建营这两大精英,都牢牢掌握在雍正手中。只有雍正和十三爷黄天俊有权调动这两股力量演这部戏。
讨论八王之事的目的
剧中雍正做了多年皇帝,早就有了很高的声望。整个清朝也认可雍正王朝。当然,老八发动八王议政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杀雍正,主要是为了逼雍正退位。年迈的老八没有想着再当皇帝,而是选择了雍正的三儿子洪氏作为自己的代言人。老八和关外旗主王业的不满,导致了权力的削弱。说白了,这不仅是新旧体制的对抗,更是权力的争夺。
八王议政是在造势,八爷党要让雍正觉得自己失了心,只有退位才有出路。其实如果雍正宣布退位,八爷党的目标就达到了,但如果雍正进行到底,对他们来说就很麻烦了。毕竟他们不可能真的杀雍正,就算有这个心,也没有人愿意背负弑君之名。
雍正的继承人
剧中似乎只有张等少数人出来为雍正站台,雍正偶尔的擦汗动作似乎也无能为力。其实这是雍正刻意的表现。八爷党内有一个雍正安插的卧底,就是瑞亲王。在整个过程中,这个人没有跳出来,也没有跑来跑去,但他看起来就像一个局外人。他跪下感谢雍正的夸奖,他只是保持了君臣之礼!事后,几个惹事的太子都受到了处分,唯独瑞太子没事,可见此人早就和雍正穿一条裤子了。
除了太子睿,吐谷浑也是雍正的势力。虽然龙科多的手下让宫外的贴身护卫动弹不得,但正殿里的图里臣和他手下的几十名护卫也不容小觑。大厅里全是八爷党和那些旗主,着实让雍正恼火。我们可以通过拼个鱼死网破来让他们喝一壶。而且一旦冲突爆发,龙可多的部队大多不敢冲进大厅。一方面有御林军的反向牵制,王者的威严不是一般人敢惹的!
这些只是明面上的,再加上十三爷的支持和雍正暗中培养的势力(康熙留下的狼秦大军和传说中的断头台),所谓八王之议在雍正眼里就是一场闹剧。雍正当然让老八走投无路也有钓鱼执法的嫌疑,这些不稳定分子迟早会是洪水猛兽,通过“八王议政”事件全部查清楚,天下才会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