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春天小说
一个戴着多情戒指的年轻人,有一个叫盛如兰的小情人。
古龙的《七剑》和《多情环》讲的是一个复仇的故事。
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关于迷恋的故事。
盛如兰,整部小说里关于她的只有三句话:
我没说什么长相或者技能。在小说的最后,我们对她的了解只是她有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父亲,但我由衷地羡慕她,比不胖的人更羡慕。
没有其他理由羡慕她。她有一个只存在于小说中的好情人——小应劭。
说到小,啧啧,十几岁就吊儿郎当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他有显赫的家世,是当代英雄的集大成者。英雄们也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本来,会是人生全景。但树捕风,双环门混青龙会的人。为了查出此人,小应劭摆出一副纨绔嘴脸,以调戏师姐的名义被逐出师门,并在极短的时间内挥霍掉了自己所有的财富,成为世界人口中的酒鬼浪子。可惜他付出了一切,还没来得及发现,双环门就毁了。突然,他想保护的主人,他想保护的主人和他的爱人,都失去了。
抛开“痴情”二字不谈,我佩服他只是因为他愿意为他的遗产付出那么多。刚看到结局的时候,我以为他对葛廷相的报复完全是为了荣华富贵,不然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当复仇之路已经如此凶险的时候,他还想尽办法让葛廷相亲手杀死自己的爱人玉娘,让他体验失去爱人的滋味。但是看了第二遍第三遍,我觉得我觉得他太小心眼了。
一个为了保护一组声明而甘愿名誉扫地的人;为了欺骗敌人,不惜砍断自己手的人;一个即使只剩自己也不离不弃的步步为营的男人,背负着全世界的误会和敌人的相互毁灭,最终报了这血海深仇。他有自己的骑士精神要诠释,自己的性格要担当。
所以他的痴情更值得敬佩。没错,他青梅竹马的小姐姐一定在他心里占了很大一部分,但后来,经历了人生的许多风风雨雨,他还是痛苦地咬紧牙关,坚持要报仇。没有人明白这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稍有不慎就是彻底的失败。这样的人,本该被风霜雨雪磨平,终于在大仇之后放下仇恨,但爱情早已荡然无存。毕竟只是凡人之身,爱情太苦太痛。对他来说,连睡觉都睡不着是一种负担。正如我们在大多数武侠小说中看到的那样,少侠们大多选择了避世或者远行追敌,因为经历了这么沉重的岁月,他们的内心已经被折腾得像个蛋卷,稍有压力就难逃一死。
但他不会。他会把自己撕裂,在深仇大恨中,他会顾及爱情。对他来说,那个女孩就像沙漠中的一股清泉。他像一个疲惫的旅人,跋山涉水,在遍地的荒凉中找到了她,终于歇息了。他一生中快乐的时光真的不多,而她,记忆锦缎上舞动的芦苇,每晚在他被仇恨啃噬的时候,都温柔地覆盖着他的心。大概是药吧。她就像是他的良药。
突然想起在《实习医生格蕾》第十季中,七年不见的伯克和克里斯·蒂娜有了皱纹,有了老婆两个孩子和医院的伯克对曾经的实习恋人说:
你拿着胡萝卜,我会追着你。
很久以后,无论事情如何变化,你仍然是我的追求,仍然是孤独的人生道路上的一线光明。
但事实上,这些让我们感动的感受,大部分都在故事里。
小时候,我以一种不寻常的方式成长。当其他小女孩都在听童话、睡觉的时候,我妈就爱讲八路军叔叔各种打仗、帮老百姓补锅的故事,导致我在幼儿园被小朋友嘲笑,甚至不知道公主和豌豆。后来,当我长大了,我开始看朱茵版的《聊斋志异》和《推理世界》。大一点的,在讨厌的地理课上拿了一本古汉语词典看《恩怨集》。从小到大印象最深最难过的故事就是夜叉爱上了书生,书生却嫌她丑...后来在身边女生的引导下,我涉足了言情领域,可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故事很美,可我就是不敢相信...
你怎么能怪我不相信呢?白居易写的“老了忘得多,相思不忘”,是个喜欢收集可以做孙女的歌舞伎的糟老头。写下“惊人之语,三生将许一诺”的纳兰性德,除了早逝的小表妹,还有几个小老婆。准确地说,即使在他的小表弟还在的时候,他也不是只有一个妻子;郭沫若,他在语文课本上写了《丁香一样的女孩》...写了他一边用油纸伞忧郁女神,一边滥交性病,让我后来读他的情诗都觉得不舒服。就连古龙自己也是一个醉酒女人的私生子,他想想都累。
这也是他的天才之处。他写的人物让我相信痴情,他连女主角都不用写,我就相信了他。他曾说:“我用一支笔得到了我应得的,也得到了我不该得到的,那就是孤独”,但我觉得他得到的一切并没有错,只是因为他能在武侠小说里轻描淡写地画出这样一条感伤的线。
所以,我觉得我之前太苛刻了。我们用嘴唇亲吻,但我们也用同一个嘴唇诽谤和争吵。人性有很多面,在转瞬即逝的视线中捕捉到那些珍贵的瞬间,是一种幸运。而小应劭,他存在中应该感谢的部分,大概就在于让我们看到了那些感动和相信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