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围城》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还有方鸿渐的性格分析?
先说江洋先生的一句总结:“城里的人想逃跑,城外的人想冲进来。这是人生的愿望,不管是婚姻还是事业!”
从这里,我们可以略知一二。《围城》的含义很广,太广了,广到彻底。
不断的追求和随之而来的对所追求的成功的不满和厌倦,两者之间的矛盾和转化,希望和失望,欢乐和痛苦,坚持和动摇交织在一起——这一切构成了人生的一切。《围城》的困境告诉我们,人生追求的结果很可能是虚无缥缈的,看似有点悲观,但骨子里却是认真的追求,热情深埋在平静中,就像钱钟书的书生人生。他揭露了追求终极理想和终极目标的虚幻,可能会让追求的过程不再只是一种手段,而是让它本身的意义得到认可和认同,让我们明白追求和希望是无穷的,不会陷入虚无。
方鸿渐的性格分析:
方鸿渐被一些评论家称为“围城人”。
方鸿渐是一个被动、无能、不稳定、经不起诱惑的人,更是一个失败者。他的失败,是因为他缺乏直面现代社会残酷的生存竞争和严重的精神危机的理性、信念、热情和力量,也因为他不是一个卑鄙的人,他还有点自知之明,有时候他想维护一点作为人的尊严。上不去下不来,很尴尬。“围城人”的悲剧在于他的平庸,但“围城人”和我们一样,都在徒劳地寻找作为普通人的解放或依附。从这样一个平凡的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平庸矛盾的自己。
简而言之就是这样。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