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奇怪的。见乱不乱无非是荒谬。

最近几天,中超和U23的限签两项新政策再次引发媒体关注,引发舆论哗然和质疑。

更有老球迷指出,中超出现混乱很正常。中超的商业化是从学习英超十几年开始的,但与英超等成熟商业赛事的差距从未缩短。至今乱象频发,让老粉丝觉得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15世界足坛新闻5438+00年6月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英超以平均36487名观众排名世界第二,而中超以平均22580名观众排名世界第六。如果参照两国人口对比,这种差距不仅仅是同级别的数学差那么简单。

市场水平是商业化最好的试金石,平均上座率已经清楚地表明了中超和英超商业化的差距。下图15-16的平均攻防数据显示了中超和英超在观赏性和技术含量上的巨大差距。

过去一年,中国足协出台了很多新措施,从U23政策到U23新政,以及同时限制引进外援的政策,其中24日晚出台的U23新政最受关注。

新政看似扶植青训,指向世界杯,却意味着23岁以上球员将面临从球队最爱进不了替补席的荒唐局面。

培养青训是以牺牲当地老队员为代价的;培养青训是以牺牲成熟球队完整的技战术体系为代价的;促进青年培训也是以牺牲外援竞争力为代价的;最重要的是扶植青训,出台新政,牺牲了职业联赛的观赏性和中超整体的商业化进程,给这样一个逐渐步入正轨,由市场主导的顶级联赛泼了一盆冷水。

恒大的首个亚冠奖杯,可谓是近年来中超的转折点。之后资本增加,中超巨大的商业IP再次引起媒体和大众的关注。本应通过借鉴西方顶级商业赛事成功完成商业建设、完善自身体系的中超联赛,却在新政发布后的舆论中一夜之间被打回原形,重现往日的混乱。

从商业角度来看,新政让职业联赛的升值空间大大降低,无疑让中超这个庞大IP的价值大打折扣。在投入产出比不断降低的情况下,资本还会对足球产业保持足够的热情吗?如果资本退出,足球行业整体氛围会逐渐下滑,可谓恶性循环。

中国足协的存在和新政的出台,本应促进中国足球产业的健康成长,但现在种种乱象不禁让人再次质疑:中国足球的未来在哪里?未来在哪里?

第一,中超的混乱从一开始就开始了。

中国足球职业化开始于1994。

从1994到2003年,中国顶级职业足球联赛被称为甲A联赛,简称甲A。

2004年,效仿英超进行联赛体制改革,产生了“中国足协超级联赛”和中超联赛。这也是中国足球效仿和借鉴西方优秀联赛体系的一个里程碑。

中超联赛成立的初衷是为了提高联赛水平,规范赛事,打造品牌。但由于成立之初制度不完善、不规范,走了很多弯路,闹出了很多笑话。

2003年上一轮甲A,由于足协公式存在漏洞,重庆队只有输了才能进中超。当时“输进中超”成了街头巷尾的笑话,漏洞本身就源于中国足协取消了降级制度。

降级制度的取消源于2001:中国国家队夺得世界杯预选赛冠军后,足协为国脚全面参加世界杯预选赛做准备。这是杀鸡取卵,但我不希望这种取消,也就是五年。这是上一次中国足球决定掌门人不按市场规律办事的结果。

这一次,是U23新政。

降级的取消造成了进入中超时代后联赛中假赌的盛行。2006年重新建立降级制度后,中超联赛逐渐回归正轨。

2009年,中国反赌运动开始,中国足球的诸多阴暗面浮出水面。相应的标志性事件是央视停播中超联赛。

为此,2011年初,足协要求央视恢复中超联赛转播,但未果。

从甲A到中超,20年来的种种乱象,让中国足球的整体形象在国人心中跌入谷底,每一场华南的失利都成为韩国球迷心中难以言说的痛。

第二,中超的乱象根植于人心

中国足球逐渐成为中国人自下而上的一块心病。改革开放30年,中国解决了很多世界难题,但现在唯一解决不了的大问题——中国足球——还是让大家尴尬。

自下而上,这个难题似乎摆在了当今政治家的面前。

5月23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结束后,中国足协在24日夜抛出了两份通知,这也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新政。新政本身可以解读为在会上因为不满足球领域的报道而做出的动作。新政本身就是针对青训和2020世界杯的,充满了让上级满意的意味。

在15和16的冬季转会窗口期间,中超球队投入超3亿欧元。瓜林13万加盟申花,拉米雷斯2800万转会苏宁,马丁内斯4200万转会恒大。天价数字已经让人麻木,但国外媒体已经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中超一时间成为世界上最贵的联赛。

似乎中国模式再一次体现在足球行业,同时也产生了质疑:强外援的加盟真的有助于中国足球整体水平的提高吗?

足球在中国不仅仅是一项大众运动。它似乎承载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体面,代表着这个国家所有人的全球形象。一百年前,我们摆脱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但一百年后,我们得到了一顶帽子,叫中国足球。多年来对韩国每次遇到韩国都会输的恐惧,成了这种国字脸的集中表现。我们真的赢不了韩国吗?是因为我们的尊严不能输给韩国,所以我们不能输给足球。国内大事如何不重要,国际大事不能丢。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中国足球的落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改革开放30年间建立起来的民族自尊,不可能被足球这样的“体育赛事”摧毁。为了这样的尊严,花再多的钱似乎也是合理的。毕竟花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但是花钱真的能解决中国足球的大问题吗?中国模式真的可以复制到中国足球吗?

足球在中国不仅仅是球迷关注的焦点,关键比赛输球已经成为全民的耻辱,而这种耻辱本身会上升到国家的视角,引起高层的关注。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超的乱象始于大众,根植于人心。

如果举国体制无效,那就让运动会回归市场和商业,学习西方赛事管理的优秀经验和西方成熟的商业化运作。其实中超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市场规则“阻碍”了国际比赛的成绩,就会牺牲联赛继续市场化发展的意愿,目标本身就满足了人心。

谁都知道杀鸡取卵是不可取的,但历史总是这样有趣的循环。1月初,国家体育总局足球管理中心正式撤销,中国足球正式脱离国家体育总局——这是业内人士认为的“管办分离”的标志。

今天的新政似乎再次指出,我们只是走在一条古老的历史道路上。

第三,中超联赛和商业的混乱

2016赛季中超总收入6543.8+05亿人民币,其中6543.8+00亿来自媒体版权,收入的大头自然是各家媒体争执的地方。

今年中超开始前,东方IC在1月底签下了中超未来三年的独家官方图片合作代理权,随后PPTV在3月拿下了中超未来一年的新媒体独家转播权。今日头条拿下未来四年中超短视频版权资源。

如今中超版权5年卖到了80亿,传媒巨头央视失去中超转播权。央视15万到2500万的预算,满足不了几亿版权人的需求。

从2012央视730万买断中超转播权,到去年中超版权提升到8000万,再到现在5年80亿(体育强国),似乎都预示着中超正在向商业化的好方向发展。现在比赛开始近三个月了,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了吗?中超的水平对得起80亿吗?

看来中超的观众对这件事不是那么确定。

两个月前的一场法律纠纷,让中超商业化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涌动。

3月27日,东方IC起诉体娱(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Osports All Sports),指控其以“中超联赛官方图片社”名义进行虚假宣传,并派摄影师潜入球场媒体摄影记者区偷拍,损害了东方IC作为中超赛事真正官方图片社的商业利益。随后,全体育发表声明,东方IC不具有独家垄断赛事照片拍摄的权利。东方IC不得不再次强调《中超官方图片合作机构确认书》(2017-2019)中的第二条:“合作期间,中超不再与国内外其他图片机构合作。上海英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唯一有权在会场拍照的图片社,其他图片社无权进入会场拍照。”

中超的图片版权一直是视觉中国、Osports、东方IC的纠纷。年初,东方IC似乎拿下了中超联赛三年的独家摄影合作代理权,拿下了未来三年中超联赛各项赛事的最佳拍摄位置。但实际情况是,中超赛事需要更多的传播推广渠道,版权方对所谓官方图片社的独家权利视而不见。

《中国足球协议中超联赛媒体手册》中的摄影记者条例明确提到,禁止摄影记者进入比赛场地和赛后站立,但由于疏于管理,这些规定往往流于形式。看台拍摄、安保、媒体服务管理混乱。

在一场中超比赛的图文转播中,很多图片社往往为了图片而鱼龙混杂。作为所谓官方图片社的独家权利,旨在为高质量图片付费的东方IC在争议中落在了后面,而这些只是中超商业化进程中的冰山一角。

目前视频版权很难产生信号,一般的侵权纠纷大多是截取信号进行盗版,形式上很明确;拍照的难度和成本都低很多。付费竞拍拍照在中超尚属首次。毋庸置疑,中超向中国特色的足球商业化迈进了一步,但并没有对权利人的权益做出更多的保护,乱象频发。

U23新政的出台,暗示着足协已经放弃了继续联赛市场化发展的意愿,中超商业化之路依然艰难。

第四,历史的重复

英超没有要求U23球员每场比赛都上场,但是有要求U21球员可以不注册参加联赛。

英超还规定每个俱乐部必须在主体育场举行至少三场预备联赛,以提升球员和球迷的比赛日体验,而规则规定每场比赛只允许三名超龄外野手,守门员也没有年龄限制,这样板凳球员就不会无所事事。

规则中孰高孰低一目了然。很明显,我在西方学到了关于这些经验的一个外壳,但没有学到核心。

合理的机制是保证中超健康成长的前提,商业合作共赢是为中超保驾护航的长久之路,是国家意识形态和掌门人决定的新政策无法替代的。

商业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制度的完善需要一个耐心的成长过程。为了一时的利益而无视市场规律,杀鸡取卵,不是长久之计。

升降级制度的废除已经证明了这一点,U23新政也将再次证明。

今天的U23新政只是为乱局之下的中超提供了一个新的注脚。观赏性和竞技性的降低,消耗了粉丝支付观看的成本,商业膨胀。但如果权利人的权益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保护,商业化最终虚增的溢价会让市场平静下来,官方对合作伙伴的敷衍态度会让更多的合作伙伴对中超失望。

如今的中超,看似杀了楚霸王,但无论如何,只是在一步步逼近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