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46岁的美国农村中年妇女,既有孩子,又有一个可靠的丈夫,她为什么选择出轨?

关注“肖伟读书”,每天带你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这种确切的爱,一生只有一次。”

这段动人又悲伤的告白出自电影《廊桥遗梦》。

但是,这样美好浪漫的爱情,却是不被社会认可的禁忌之恋。本片讲述了美国麦迪逊县一个普通家庭主妇和一个自由摄影师的婚外情。

夏天的一天,丈夫和孩子出去参加活动,家庭主妇弗朗西丝卡一个人在家。她悠闲地睡在沙发上,听着音乐,吹着夏日凉爽的微风,享受着难得的悠闲。?

太阳最焦虑的时候是中午。弗朗西丝卡遇到了罗伯特.金凯,一个正开车到门口的摄影师,过来问路。热情的弗朗西丝卡主动提出做他的向导。罗伯特特意送给她一束野花以表达他的感激之情。弗朗西丝卡认为罗伯特是个绅士,是个好人,所以她邀请他到家里吃饭。

时间久了,两人相恋,在一起度过了四个激情难忘的日子,并由此发展成一段长久的感情。

这部1996上映、风靡全球的婚外情电影《廊桥遗梦》获得奥斯卡提名,入选《电影手册》年度十大电影。很多人评价这是为数不多的把婚外情拍得如此感人的电影。

短暂的四天恋情,让男女主角一生思念。

爱情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吗??

我不否认弗朗西丝卡和罗伯特之间是否存在真爱,我甚至和很多人一样深受感动。但是,我觉得,女人出轨背后的原因,其实比让他们感动的外遇更值得深思。

因为很明显弗朗西丝卡生活舒适,家庭幸福。她的丈夫理查德在美国乡下有一个大农场,一家人住在一栋漂亮的花园房子里。孩子们也很聪明,丈夫也很可靠,很忠诚。她几乎拥有了女性所期待的一切世俗的幸福,但她仍然在年轻时(约40岁)欺骗了65岁的摄影师罗伯特,她在余生中一直深陷在这段难以捉摸的感情中。这到底是为什么?

看了两遍电影,发现主要有三个原因:

01

弗朗西丝卡原本是一个浪漫美丽的意大利女孩。在嫁给了诚实正直的美国丈夫理查德后,她跟随他来到了麦迪逊,他们一起过着安静稳定的生活。

或许,当初两个人之间是有爱情的,但是爱情经不起时间和平淡生活的考验。在日复一日的琐碎套路中,曾经的爱情最后化为一潭死水。

这样的婚姻,在外人看来可能很幸福,很稳定,但实际上,内部已经有很多危机。只要外界扔出一块鹅卵石,这死水就会泛起涟漪。

罗伯特的意外闯入点燃了中年已婚女性弗朗西丝卡对爱情的强烈渴望。

电影里有个小细节。为了感谢弗朗西丝卡带路,罗伯特特意为她摘了一束小雏菊。当弗朗西丝卡接过罗伯特递过来的花时,她受宠若惊。她丈夫很久没有给她送花了。?

应该就是在那一刻,弗朗西丝卡对罗伯特产生了好感。

另一个场景,在罗马桥下,罗伯特拿起相机拍了很多弗朗西丝卡在他面前的照片。显然,他想让弗朗西丝卡这个美丽的女人永远留在他的镜头里。

被一个陌生男人如此近距离地欣赏,弗朗西丝卡看起来很害羞。久违的少女心再次涌动。她感受到了男女之间久违的亲情。

然而,她和她的丈夫理查德呢?

当罗伯特问起她的丈夫时,她的回答是:“他很好,很负责,很高尚,很可靠”,但她没有提到他们之间的感情。

或许,十几年的婚姻生活早已将两人的爱情消磨殆尽。丈夫没有心思去维持爱情,妻子却总是期待着丈夫的爱情。

《与爱重逢:穿越亲密关系的迷雾》写道:

男女关系的性质决定了它本身的不稳定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容易遇到挑战。所以我们常说,婚姻是需要经营的。

婚姻中的爱情,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指望它自然而然的发生,而是需要刻意去维护。

不过刻意维持爱情难免会辛苦,但可能还是比让爱情消失到危机的时候要好得多。

如果理查德能多关心妻子的感受,多和她互动,妻子能多关心丈夫,也许他们的婚姻就不在这里了。

02

婚后,女性对家庭的贡献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更不被理解和尊重。

弗朗西丝卡在婚后全心全意地投入家庭,照顾好孩子,支持丈夫,却得不到赏识和尊重。事实上,她的内心是孤独的。

弗朗西丝卡的儿子和女儿都长大了,但他们几乎从不与母亲交流。家庭生活看似温暖,实则冷漠疏远。

影片中有一个场景。早上,弗朗西丝卡一边听音频节目,一边为孩子们准备早餐。女儿起床后去餐厅,马上换自己喜欢的。在这个家庭中,母亲的需求被忽视了。

早餐时,孩子们也吃了自己的食物。儿子和女儿都安心地享受着母亲精心准备的丰盛食物,整个过程中没有和母亲有任何情绪和眼神的交流。一旁的弗朗西丝卡掩饰不住她孤独的神情。

另一方面,丈夫似乎不了解他的妻子。整部影片中,很少有向妻子示爱的镜头。好像我就是把老婆对家庭的贡献想当然了。

在谈到她为什么不出去工作时,弗朗西丝卡说:“理查德不喜欢我的工作。”

罗伯特处处尊重她。和弗朗西丝卡相处时,只要她说一个字“不”,他就不会强求。担心怕被人说闲话,她带着弗朗西丝卡离开了家乡的隔壁城市。

弗朗西丝卡很想和他私奔,但因为对家庭和孩子的犹豫不决,她陷入了巨大的矛盾中。罗伯特对此并没有不满和指责,而是安慰道:“我会在这里多呆几天,你可以以后再做决定。”

他想让她对彼此的感情负责。他当然希望弗朗西丝卡能和他一起飞走,但他也希望弗朗西丝卡最后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所以,他没有把任何意愿强加给弗朗西丝卡。

自始至终,他从未强迫弗朗西丝卡做任何事,而是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对罗伯特的这种理解和尊重让弗朗西丝卡疯狂。罗伯特理解并尊重弗朗西丝卡。也许这就是爱情的本质。

结婚后,很多女性放弃理想,回归家庭,却得不到家人和丈夫的理解和认可。他们的贡献和价值不被认可,甚至不被看到。那是最绝望的。

所以,当弗朗西丝卡这个放弃个人发展,选择退守家庭的中年女性,并没有得到认可、幸福和尊重。就在她的眼前,一个温柔、有趣、受过良好教育的罗伯特出现了,她毫不犹豫地投入他的怀抱,寻找爱和安慰。

03

电影中的弗朗西丝卡是个全职家庭主妇。她没有自己的工作。她一生的重心都在丈夫和孩子身上。她的活动大概仅限于农村小镇,连她自己都没有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然而,在结婚之前,弗朗西丝卡也是一个年轻的女人。喜欢诗歌、音乐等文艺,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和向往。

她曾经是一名教师,但结婚后,因为得不到丈夫的支持,她成了一名局限在厨房和家里的家庭主妇。

没有事业价值,家庭价值得不到肯定。孩子长大后,不再亲近自己,丈夫只是名义上的伴侣。中年女性弗朗西丝卡越来越找不到自己,内心极度压抑。她迫切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让自己喘口气。

当她与罗伯特* *共进晚餐时,在一个宁静的夏夜,他们一起谈论叶芝的诗。罗伯特向她讲述了他作为一名摄影师的流浪生涯,他广博的知识和美好的过去,这与她在一个乡下小镇的普通生活完全不同,她的父母都很矮。这样一个有趣而浪漫的男人对弗朗西丝卡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与罗伯特的谈话让她想起了自己辉煌的少女时代和自己的梦想。

婚姻无聊,爱情却充满活力。

罗伯特也爱上了这个善良而浪漫的弗朗西丝卡:

生活在异国他乡,弗朗西丝卡的内心是孤独的、沉闷的、狭隘的,这让罗伯特的一切对她来说都是那么新鲜有趣,仿佛有一缕光线照进了她平淡的现实。

换句话说,罗伯特的生活正是她所羡慕和渴望的。弗朗西丝卡爱的不一定是罗伯特,而是他的自由、潇洒、充满惊喜和挑战。

而这样的生活方式,对于弗朗西丝卡这个农村家庭主妇来说,无论如何都是注定不可能的。

更进一步,弗朗西丝卡爱上了另一个自己。那是一个现实中和她完全不同的人,但她渴望成为。

而那份让他们回味一生的爱,恰恰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最好的注解。

爱情的滤镜放大了彼此的美好和优点,婚姻却离不开柴米油盐。就算他们那么相爱,一旦真的在一起了,谁又能确定他们会成为神仙眷侣呢?

爱情唤醒了沉睡的女人,揭露了很多已婚女人出轨的真相。

试想一下,如果弗朗西丝卡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或职业,平时专注于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桀骜不驯、无拘无束的罗伯特在她眼里可能就不那么闪闪发光了。只是一个有点风度的老人,让她不会有私奔的想法。私奔之后,她会用余生去追忆。

当一个女人拥有了最好的自己,当她处于富足的状态时,外界的烦恼和挑衅都无法轻易动摇她那颗坚定、快乐、稳定的心。

04

当然,这部电影不仅引起了我对婚姻的思考,也让女主坚守家庭价值观,两人念念不忘真挚的爱情,真的很感人。

虽然弗朗西丝卡这个中年妇女渴望爱情,但她最终的选择是非常理性的。

即使她真的很爱罗伯特,几次拿起盒子又放下,但她不想因为她的私奔让全家人都受罪。

她甚至可以认为,即使带着罗伯特远走高飞,也未必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雨中最后的告别,将整部剧推向了高潮。外面下着倾盆大雨。罗伯特的车开在前面,等着弗兰斯西卡最初也是最后的选择,他不肯动,而车里的弗兰斯西卡抓着把手,已经流下了眼泪……

爱情和家庭,该选择哪一个,她陷入了巨大的纠结和痛苦,但还是克制住了自己不顾一切要和爱人一起逃离的心。

这样理性克制的爱情,是美好的,是沉重的,是动人的。

罗伯特没有等到弗朗西丝卡,最后伤心地离开了麦迪逊这个小镇,此后再也没有结婚。

弗朗西丝卡又成了一个贤妻良母。直到她丈夫去世,她才试图找到罗伯特,但她失败了。

几年后,弗朗西丝卡也去世了。她在遗嘱中要求子女将她的骨灰撒在Romanjo:我生前属于我的家庭,死后属于罗伯特。

起初,孩子们并不理解母亲的决定,但了解了她的过往和心路历程。他们理解了母亲,开始反思和审视他们的婚姻和意义。

同样,看完这部电影,我对婚姻和爱情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感悟。

付出自由,收获家庭。

承担责任,享受拥有。

那年夏天的婉约相遇,遗憾的结局,痛苦的选择,教会了我们重新审视爱情与责任的分量,重新思考对内在自我的追求,以及婚姻的意义。

也许这就是《廊桥遗梦》成为经典的原因。

亲爱的朋友们,感谢你们在最后的阅读。我是肖伟。我读了三年书,成功做到了经济独立,时间自由。读书改变了我,希望它能照亮你未来的路。

读书写字足以改变一个普通人的命运轨迹。

因为我才是真正的受益人。现在,我致力于推广阅读和写作,带领更多人受益于书籍,与书籍结缘。

如果你喜欢读书,也可以私信我:读书。带你去见同频率的人。?

了解我更多,请戳:

14岁辍学女农民工手机写书,现在出了两本30W-

第一篇书评投稿,阅读量10w+,稿费1400。我分享两个经历-

刘彤:能再接再厉,改变自己的人是最好的-

写了四年没赚到钱,我明白了一件事:你能写的是命中注定的-

一篇2000字的书评受到了出版社和总编辑樊登的称赞。我经历了什么?-

退出写作三年,分享一些关于写作能否赚钱的真实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