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瓜是什么意思?破瓜之年是几岁?

古人在描述一个人的年龄时,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不同的时代有他们自己的名字,但是很久以后,许多词被用来描述同一个时代。其中有这样一个容易引起误解的词,“破瓜”。其实破瓜指的是女生的年龄,那么破瓜年是用多大来形容女生呢?为什么叫破瓜?破瓜是什么意思?

历史过去了,有些人的生活和语言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说到人生年龄,我们一般会说,多少岁。但是在古代,我们的祖先经常用一些词语来表示人的年龄。用来形容男人都是“三十岁”、“八旬”、“弱冠”等等。还有对女性年龄的描述,如“金钗之年”、“豆蔻之年”表示女性12、13岁。最让人误解的应该是一个16岁女人的“破瓜年”。现代读书少的人,往往会想错。

你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个熟透的水汪汪的西瓜。我们把它打碎,里面的果肉和汁液飞溅出来,然后它变成两半,露出红色的果肉。这个场景想起来是不是特别美好?那么我们把它和古代女性的结婚年龄联系起来,16岁是最适合正式古代女性出家的年龄。这时候的女生皮肤又白又嫩,用手就能捏出水来。遇到老公之后,然后夫妻同房。

当一个破西瓜与古代一个65,438+06岁的姑娘和丈夫之间所做的不可描述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时,有人会赞叹古人的智慧和想象力,一切都表达得恰到好处,甚至形象生动。但其实一直以来,大家都错了,所谓的“破瓜之年”根本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

字典对“破瓜”的解释不是破体,只是指女方16岁。古代有“破瓜之年”的记载,唐代的一首诗中有这样的描述:“东川八楼赠歌者,破瓜之年不如用玉笛。”可能有些男同胞看到这首诗又会想错。没有办法。现在汉语越来越深奥了。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有人送了个歌手,还没16岁,有吹长笛的爱好。

“破瓜年”的解释是将“瓜”字打破,两条横线代表2,两半代表两个8,所以“破瓜年”的意思是“28年”,即16岁。其实这个词释义的错误也不是大家的错,因为释义最早的错误是明代《杜十娘怒宝箱》中的一句话:“我从13岁开始破瓜,到现在19岁。不仅经历了很多子子孙孙。”所以中国的汉字文化太强了,在文学中寻找意义的现象经常发生,但是我们还是要多读书来提升自己的修养。

由于古代生产力低下,缺医少药,人均寿命比现在短得多,石器时代还不到20岁。即使在1949解放初期,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也只有58岁左右。所以,早婚早育是中国古代的普遍现象,也是必然现象。

现在谁家姑娘20岁就生了孩子,恐怕让人笑话。在古代,一个20岁没有公婆的女孩,是要做剩女的。甚至在某些朝代,女孩20岁还没结婚,恐怕会触犯王法,女孩的父母会在县衙被打。

在生产力不高的古代,人们总是依靠出生率获得更多的劳动力来弥补经济上的不足。尤其是在战争年代,更需要招募壮丁来保卫国家和一方势力。

再者,当时女性地位极低,只能作为生育的工具,只有极少数有教养的女性得到文化教育。一般16、17岁就结婚生子,也就是16、17岁的女生往往一夜之间变成女人,也就是破瓜。

还有一句话:破瓜显示女人的成熟。“瓜”字拆分后可以变成“八字”、“二十八字”。有诗说:碧玉先分瓜年,指女儿十六岁。你难过吗?你受伤了吗?

另外,据说破瓜表示女性有月经初潮(大姨妈),而且是“破瓜则见红潮。”破西瓜见红,破东瓜还见红?对于月经初潮,古人称之为天癸,对应的年龄是十四岁。无论《皇帝内经》还是《本草纲目》,都是这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