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和康熙豇豆红区别
烧制难度、胎质和釉质、底款和字迹、圈足和洗足。
1、烧制难度:康熙豇豆红瓷器的烧制难度较大,对温度和技术的要求较高,因此康熙朝的豇豆红瓷器数量较少。而民国时期的豇豆红瓷器烧制相对容易,但因数量稀少,仍显珍贵。
2、胎质和釉质:康熙豇豆红瓷器的胎质细腻,且多呈白色,釉质肥厚、匀净,有明显的压手感。民国时期的豇豆红瓷器胎质相对较粗,釉质也较为稀薄。
3、底款和字迹:康熙豇豆红瓷器的底款为“大清康熙年制”6字楷书青花横款,青花色泽淡雅。民国时期的豇豆红瓷器也有仿制康熙时期的,但底款字迹相对较粗。
4、圈足和洗足:康熙豇豆红瓷器的圈足窄而矮,与整体比例略显不协调,水洗的圈足较为特殊,为台痕底。民国时期的豇豆红瓷器圈足相对较粗。